1、分紅
我以前挺煩分紅險的險被。
在銀行那些年,誤解我一直都在給前任們賣的分紅分紅險擦屁股。
那時定期存款5%,險被他們就按6%來做利益演示,誤解還說分紅能保證。分紅
產品到期后,險被客戶到手的誤解錢,和之前演示的分紅,差了十萬八千里。險被
于是誤解就有人找來銀行罵街,我就得安撫這些客戶,分紅頭都炸了。險被
最后的誤解十年,是屬于銀行理財的十年。
收益最高時超過7%了,不僅保本,期限還很短…
錢更多的可以買信托,收益兩位數起步,還保本保收益。
再不濟,還有5、6%的余額寶。
這樣的背景下,誰稀得看分紅險呀,我也不稀得看。
最近這兩年,理財的風向突然變了:
銀行理財開始凈值化,隔三岔五就來一波虧本殺;
信托更是不敢碰,已經不是收益高低的事了,一不小心,血本無歸。
存款利率更是一降再降,現在找個2.5%的存款,非常難了。
尤其今年7月,監管還把所有3.5%的保險都給停了。
這時,我才想起久違的分紅險來。
所謂分紅險,并不是一種獨立的險種。
準確說,分紅是一種定價方式,分紅只能依附在其他險種之上。
保險公司先按一個較低利率給產品定價。
后續賺錢了,再將多余的收益,以分紅的形式給咱們。
分紅給多給少,不一定,要看保險公司當年的投資收益。
保險公司投資沒賺錢,可以不分紅;
但賺錢了,就必須把70%拿出來,給咱們分紅。
但甭管賺不賺錢,答應咱的保底收益,一分不能少。
2、
分紅險好不好,就看兩點:
第一,保底收益給的高不高,這個是事先約定的,一看便知。
第二,分紅越高越好,但分紅不確定。
比如,中意一生就是一款不錯的分紅型增額終身壽。
簡單說,它是一個2.5%的增額壽+分紅。
以30歲為例:

只看保底部分,最高也才2.26%,不低,但也絕對不高,很一般。
但如果加上分紅,最高復利收益直接能到3.52%,這就很讓人心動。
保底還可以,分紅很牛逼,中意一生整體還不賴。
3、
但問題來了:分紅,不是不確定嗎?
是的,分紅的確不確定。
但我個人覺得憑中意人壽這家公司,大概率能按之前演示的給分紅。
首先,中意人壽,過往投資收益很不錯
過去10年,中意的投資收益是這樣的:

只看它自己的收益意義不大,和其他家對比一下:
過去三年,中意人壽平均投資收益5.83%,在所有保險公司中排名第六。

只看2023年前三個季度,中意人壽投資收益4.84%,在所有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二。
這樣的投資成績,和他的股東背景有很大的關系。
中意人壽在中方的股東是中石油。
所以它的很多投資項目,和中石油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比如中石油西部管道運輸項目。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次,中意人壽,分紅達成率很高
所謂分紅達成率,就是曾經吹過的牛逼,實現了嗎?
承諾給咱分紅100塊,實際只給了80塊,分紅達成率就是80%。
分紅達成率是指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限內實際分紅金額與承諾分紅金額之比
2020年-2022年,中意人壽共有51款分紅險,分紅達成率都在100%以上。
其中:
7款產品的分紅達成率在103%-109%之間;
3款產品的分紅達成率在125%左右;
5款產品的分紅達成率在150%以上。
真是個言出必行的好孩子。
最后,政策層面
2023年七月,監管團滅3.5%產品。
因為監管擔心,保險公司給不了咱們承諾的那么多錢。
但中國有幾十家保險公司,大家的投資收益率差很多。
有的保險公司的收益,真是沒眼瞧。
但還有一些投資能力很強,給咱們3.5%的收益,那是輕輕松松,比如中意。
但是監管不管那么多,一刀切最省事。
所以像中意人壽這樣的公司,就需要換一種方式,把收益分享給用戶。
于是,就出現了中意一生,這樣分紅形態的增額終身壽。
還是那句話,分紅險的分紅都是不確定的。
只不過我個人覺得,中意人壽能給到這個分紅的概率,相對比較好,
對了,中意一生還可以附加萬能賬戶,保底2%,目前結算利率4%+.
它可真是把保底和上不封頂玩明白了。
總結一下:
1、分紅險一直都有,但過去一直被銀行理財信托按在地上摩擦。這兩年其他理財收益,包括一些其他儲蓄險都降了,分紅險保底+分紅的優勢才得以體現。
2、作為分紅型儲蓄險代表,中意一生只看保底收益一般般,加上分紅很亮眼,甚至都超過之前3.5%的產品。
3、任何時候,分紅都是不確定的,但從過往投資收益和分紅達成率,以及中意人壽的股東背景來看,中意一生未來分紅達成的概率很高。
最后再啰嗦兩句,增額壽本質就是保本的、靈活的、收益不錯的攢錢賬戶。
尤其是那些五年八年不用的錢,放進增額壽里最合適了,真的可以好好考慮下中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