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裝配筑革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一年來,在各地區得到了積極的式建響應和大力推進。
《意見》提出,建筑要以京津冀、裝配筑革長三角、式建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推進地區,建筑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裝配筑革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式建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筑。裝配筑革力爭用10年左右的式建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建筑比例達到30%。
該文件可視為裝配式建筑產業的裝配筑革重要頂層文件之一,極大地推動了裝配式建筑在全國范圍內“落地開花”。式建
專家稱,建筑“拼裝”和“搭積木”式建房子的背后,是一場建筑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它將為我國建筑業帶來以綠色**為特點的從手工“建造”到工業“制造”的跨越。
事實上,從千年之前的土坯草房到如今的裝配式建筑,建筑體系與式樣變化的背后無疑是建造方式的巨大革新,但也絕不止于此,在建筑和建材彼此交融的大時代,建筑材料的革新似乎是一個更值得深思的話題。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部長陳政高一行在調研時表示,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將帶來建造方式的深刻革命,也會極大推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這對中國建材行業加快轉型,進一步推廣綠色建材應用,大力發展裝配式新型房屋和綠色施工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構件的生產,是發展現代建筑產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是建筑業生產方式的一大變革,也是建筑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比如秸稈綠色裝配式房屋的問世,創立了裝配式建筑的新模式,以植物纖維建材為建筑材料,建造的秸稈房屋融合了綠色環保復合建材與裝配式建筑的優點,環保低碳、保溫隔熱、使用壽命長,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建筑模式,使得人類的居住成本變得更小,居住環境變得更好,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新型牢固美觀的生態房屋。
去年一年里,筆者曾經走訪了數家裝配式建筑的龍頭企業,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領軍者和先行者,它們在裝配式建筑的領域掀起了一場變革的“龍卷風”,但是礙于消費理念等桎梏,其在裝配式建筑應用材料的革新上卻束手束腳,步子總是邁得比較小,思想總是放得不夠開。
事實上,裝配式建筑是目前較先進的建筑體系,一些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應當廣泛應用于裝配式建筑中,既推進裝配式建筑不斷發展,又促進建材行業轉型升級。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發展,也鼓勵越來越多的住宅工業化企業和新材料企業布局廣闊的裝配式市場,新型的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屋面材料、防水材料、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都應該大顯身手,更加適應裝配式建筑的建筑方式。
也只有當建筑的變革和建材的變革攜手并進,共同發展,裝配式建筑這一新型建筑模式才能夠真正為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