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2010年7月1日,國際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能源技術展望2010》報告。署全術革報告認為,球正初步跡象顯示,經歷全球正在經歷一場能源技術革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該開展科技交流與長期戰略合作,源技共同實現全球減排目標,國際有效控制氣候變化。署全術革
報告指出,球正2008年全球對風力、經歷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源技投資達到創記錄的1100億美元。2009年盡管世界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下滑,國際新能源領域的署全術革投資卻相對穩定。近年來許多汽車廠商都推出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球正增加產量,經歷加上不少國家都有鼓勵購買的源技優惠政策,清潔能源汽車未來10年的銷售量有望超過500萬輛。與其他發電技術相比,2009年歐洲裝機容量最多的是風電。新興市場國家新能源發展迅速,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中國現在排名第二,印度第五。也有證據表明,核電正處于復興階段。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正在計劃顯著擴大核能容量。擁有核電廠的其他幾個國家也在積極考慮開發新的核電容量。
國際能源署能源技術政策主任、報告的主要作者泰勒(Peter Taylor)指出,不管是化石燃料還是替代能源,電力依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能源形式,也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提高電力效能,減少浪費,就是減排的關鍵,發展智能電網因此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項目。
泰勒說,如果沒有清潔能源,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將達570億噸。國際能源署預測,如果清潔能源按目前速度發展,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到2050年時將比2007年減少27%,美國與經合組織(OECD)對石油的需求將分別減少60%和50%,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石油的需求會繼續增加。泰勒認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要開展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