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黔西南訊 “以前找村干部像打野豬,望謨你在這山他在那山,縣村找不著人;現在只要到村活動室一找,干部村干部一定在,輪流打個證明、值班蓋個章幾下子就走人”望謨縣樂旺鎮懂木村村民陳正明大步從村活動室中出來,群眾大聲感嘆地說道。辦事不犯
望謨縣自2015年5月起,望謨要求村干部除法定節假日外,縣村每天(含周末)上午9點至下午4點在村(居)組織活動場所或便民場所輪流值班,干部每天至少要確保有一位村常務干部在崗,輪流開門辦公,值班服務群眾制度,群眾特別是辦事不犯在趕集日全體村常務干部在崗服務或到鄉(鎮、街道)便民中心、望謨趕集地集中辦公,處理村務日常工作,為群眾辦理各項實事的要求,讓群眾辦事找人不再難,辦事不犯愁。
從“走讀”到“坐班”
望謨縣村域廣闊,村民組之間相距較遠。從村干部家到活動室往往從這個坡頂下到坡腳再爬上對面山的坡頂或翻越幾座山,即使騎上摩托車也要走一、二十分鐘,導致村干部常常在家辦公,到活動室辦公成為“走讀”。
輪流值班要求按時交接班,不得缺崗漏崗,值班干部有事外出相互間協商換班,并向村黨支部書記報備;村黨支部書記離村外出3日以上向聯系村領導報備;干部輪流值班表和聯系方式在本村醒目位置張榜公示,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社會監督。實現了從“走讀”到“坐班”的轉變。打易鎮二泥村黨支部轄11個村民組515戶2307人,村活動室就建在省道邊,村民從家到省道邊辦事、蓋章后就可以搭上公共汽車進城辦事,相較以前到村支書、主任家找人辦事方面了許多。
從“管理”到“服務”
“村官”是村里最大的“官”,村“兩委”的工作直接涉及群眾的利益,小到鄰里糾紛、大到農低保提標、危房改造指標分配等,手握資源分配權力的村干部,個別逐步滋生了“管理”群眾的思想,“服務”意識減弱。
村干部的作風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形象,輪流值班明確各鄉(鎮、街道)做好跟蹤管理,將村(居)活動場所管理和值班工作納入村常務干部“星級評定、差額報酬”考核內容;對村(居)組織活動場所外部懸掛標識牌多、雜、亂,活動場所周邊(內部)臟、亂、差的,每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制度落到實處;對群眾反映問題不處理,慢拖推的情況進行跟蹤問責,使服務群眾成為習慣和常態。如油邁瑤族鄉平卜村“兩委”輪流值班,為群眾開具證明,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涉農補貼等等,讓群眾不出村就能辦成事情,獲群眾點贊。
從“維穩”到“創穩”
“維穩”往往是出現問題后去維護穩定,處于被動的狀態。輪流值班充分發揮一線作用,一旦發現有不穩定因素存在,值班村干部就地化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達到創建“穩定”的目的。
王母街道敢賴村將作為全州“三化”現場會的主會場,正積極寨門改造、休閑步道、生態停車場、生態污水處理廠、民居改造、雨污排水等項目建設,敢賴村“兩委”輪流值班,積極協助上級開展說服動員、劃線丈量等征地拆遷工作,將矛盾化解于無形,真正實現了創建“穩定”的目的。(熊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