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坐蓮臺,東方的第形之千態,佛教不費釬錐情;胡漢交錯,圣地石窟佛陀西來,云岡藝術千秋窟石證。博物辦9月12日,館舉由我校博物館與山西云岡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的東方的第“東方佛教的第一圣地——云岡石窟藝術展”在我校博物館成功開幕。本次展覽為觀眾提供一個近距離欣賞、佛教了解山西云岡石窟藝術的圣地石窟平臺,吸引了眾多師生的云岡藝術熱情關注和參與。
云岡石窟,博物辦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山南麓,館舉始建于北魏時代,東方的第云岡石窟依山開鑿,佛教東西綿延1公里,圣地石窟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余尊,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云岡石窟直接比照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東方首次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西式設計與中式技藝是云岡最大特點。同時,廣泛吸收中外造像藝術精華,兼容并蓄,融會貫通,使云岡成為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集大成者。
此次展覽以實物、圖片、油畫為媒介,圖片、油畫展示區展出了云岡石窟景區40余張精美圖片以及兩幅大型油畫作品,實物則展出了石刻造像、佛教人物頭像等20余件文物藏品及復制品,觀眾可以通過本次展覽多層次地了解云岡石窟,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體味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杰作的魅力所在。
本次展覽的展陳時間從9月12日起展至11月底,歡迎廣大師生、海內外嘉賓以及石刻藝術愛好者們來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