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蜥蜴因為皮膚顏色得名,鱷魚克星原產地在南美洲,侵美尤其多見于阿根廷,國長個蛋因此也被稱作阿根廷黑白蜥蜴,米繁它有兩個特殊技能,力強一個是窩下吃得多,另一個是鱷魚克星會“越獄”。
黑白蜥蜴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侵美吃得的國長個蛋確相當雜,昆蟲、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瓜果蔬菜,以及鳥蛋、鱷魚蛋等等,都在它的食譜之上,它們尤其對鱷魚蛋有獨特的偏好。在美國大部分州,養殖黑白蜥蜴是合法的,也格外受到爬寵愛好者的歡迎。
人們養黑白蜥蜴,喜歡觀察它從小到大膚色的變化,鼻尖和脖子上的綠色漸漸退去,至成年時變為通體黑白斑點或者黑白格紋,但是養寵物常常會進入“疲勞期”,因此放生時有發生。大概10年前,人們首次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野外發現了黑白蜥蜴,據推測它很可能就是被放生或者“越獄”的個體。如今在美國東南部的7個州,每年都會有人見到野生黑白蜥蜴的身影。
讓美國人擔心的是黑白蜥蜴的繁殖能力,一旦回歸野外,黑白蜥蜴就會顯示出強悍之處:首先,它們比大多數爬行動物都耐寒,對于生存環境的要求不高,草叢、林地、洞穴都可以作為棲身處,而且成年黑白蜥蜴幾乎沒有天敵;其次,成年黑白蜥蜴每年可以繁殖兩次,普遍每次可下大約18到25顆蛋,有的甚至更多達到30顆以上,作為內溫動物,它們可以自行調節體溫,夜晚的身體溫度可以比周圍環境高出10攝氏度左右,以維持孵化所需的溫度,因此種群規模擴大得非常快。
雖然這些年捕獲的都是成年黑白蜥蜴,但研究者認為它們已經開始繁殖,幼年黑白蜥蜴可能就在周圍。他們推測僅在佛羅里達州,已有至少三個野生黑白蜥蜴種群。隨著種群規模的擴大,黑白蜥蜴對野生動物的威脅也在增大,它們既會直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也會將鳥及鱷魚巢穴中的蛋一網打盡。
另外,黑白蜥蜴對哥法地鼠龜種群有嚴重危害,哥法地鼠龜長期躲避在洞穴中,這些洞穴不僅為它們自己提供了棲息地,還間接地為近300多種動物提供了生息地。然而,當黑白蜥蜴在極寒天氣里需要冬眠時,它們要么自己挖洞穴,要么直接占用其他動物的洞穴,尤其喜歡搶占哥法地鼠龜挖的洞穴,這就使包括哥法地鼠龜在內的數百種動物失去了生存地,對本土物種的數量和種類都是個不小的打擊。
雖然黑白蜥蜴很好辨認,但是想要消滅這種入侵物種并不容易,動物保護組織只能提醒居民們留意黑白蜥蜴可能出沒的地點,比如雞窩、鳥窩、菜地、洞穴等等,然而這也意味著它會出現在任何地方,對野生物種造成危險。
科學家表示消滅入侵物種的最佳時期是入侵初期,但很顯然這個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只能通過放置捉捕器碰運氣。
一旦有被抓住的黑白蜥蜴,或實行安樂死,或安排領養,除此之外尚無更好的辦法,畢竟黑白蜥蜴沒法像入侵北美的蛇頭魚、小龍蝦,入侵歐洲的大閘蟹、生蠔一樣靠吃來解決。
出处:头条号 @FUN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