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給人的比亞印象總是綿綿陰雨,但其實該州東部陽光明媚,哥倫谷概有著長達300天的比亞年均日照天數,比納帕谷(Napa Valley)的哥倫谷概晴天更多。由于奧林匹克山(Olympics)和喀斯喀特山(Cascades)阻擋了大西洋潮濕空氣的比亞侵擾,該州最重要的哥倫谷概葡萄種植區哥倫比亞谷(Columbia Valley)享受著漫長、平順的比亞生長季,也因此產出了極為成熟奔放的哥倫谷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和梅洛(Merlot),比亞甚至連味而多(Petit Verdot)、哥倫谷概慕合懷特(Mourvedre)和小西拉(Petite Sirah)在這里也有不錯的比亞表現。
所以如果想要找風格奔放,哥倫谷概果味充沛,且性價比較高的葡萄酒,不妨嘗試一下哥倫比亞谷的酒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該產區的概況,以及產區中那些值得一試的好酒。
一、哥倫比亞谷概況
1. 哥倫比亞谷法定種植區成立于1984年,地處華盛頓州東部,同時有一小部分延伸至俄勒岡州(Oregon State)。
2. 產區面積為50,316英畝,占華盛頓產區面積的99%,比納帕谷產區總面積(45,000英畝)稍大。
3. 哥倫比亞谷中有12個子產區,包括沃拉沃拉谷(Walla Walla Valley)、馬天堂山(Horse Heaven Hills)、紅山(Red Mountain)和雅基馬谷(Yakima Valley)等著名產區。
4. 產區年均降水量僅150-200毫米,這一數據已接近蒙古的戈壁沙漠(Gobi Desert),那里每年降水量約193毫米。
5. 產區的灌溉水源來自哥倫比亞河(Columbia River)以及喀斯喀特山的融雪水。
6. 產區土壤以黃土為主,由米蘇拉洪水(Missoula Floods)帶來的沙土和風成黏土組成,使產出的葡萄酒更加芳香。
二、哥倫比亞谷主要品種
在最初的上世紀70年代,芳香型的雷司令(Riesling)和瓊瑤漿(Gewurztraminer)是哥倫比亞谷的名片,之后80年代到90年代,一批酒莊釀出了令人驚艷的梅洛和赤霞珠紅葡萄酒,讓整個產區聲名鵲起。如今,紅葡萄酒的產量占了整個產區總產量的近60%,赤霞珠已成為產區霸主。
三、值得一試的哥倫比亞谷葡萄酒
談起哥倫比亞谷的葡萄酒,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赤霞珠和梅洛,奢華的口感、活潑的果味、堅實的酸度和能與之平衡的單寧都是其葡萄酒的個性標簽。
1. 紅葡萄酒
果味突出,散發著櫻桃、黑加侖、黑醋栗和干草藥的氣息。哥倫比亞谷最好的紅葡萄酒由赤霞珠、梅洛、西拉、味而多、歌海娜(Grenache)、丹魄(Tempranillo)和品麗珠(Cabernet Franc)釀成,產出的波爾多(Bordeaux)和羅訥河谷(Rhone Valley)風格的混釀也十分出色。
2. 白葡萄酒
通常帶有檸檬、酸橙、青蘋果、白桃和油桃的香氣,伴隨著適宜的酸度。由于氣候干燥,哥倫比亞谷的雷司令、維歐尼(Viognier)、瑪珊(Marsanne)、瑚珊(Roussanne)、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賽美蓉(Semillon)等葡萄酒都有不錯的表現。
3. 桃紅葡萄酒
干型,脆爽,帶有蔓越莓、草莓、甜瓜和草本香氣,風格易飲。雖然酒莊們會嘗試用很多不同品種釀制桃紅,不過還是以桑嬌維塞(Sangiovese)、品麗珠和歌海娜為主的桃紅收獲的認可最多。
除了上面這些酒款之外,哥倫比亞谷的西拉葡萄酒也值得一試。它在不同產區展現出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來自雅基馬谷的西拉散發著鮮花、可可和黑莓果醬的香氣,風格甜美;產自沃拉沃拉谷的西拉則更加渾厚、有肉感,結構更豐富。(文/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