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臨別之際一年畢業季,復旦的對母優秀學子,帶著師長同窗的校說期盼,編織屬于自己的臨別之際錦繡前程。
畢業前夕,對母聽聽他們想對復旦說什么。校說
李儼達
大數據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
說起在校期間印象最深的臨別之際,還是對母2021年的迎新活動,由于疫情的校說不確定性,我們不斷把方案推倒重來,臨別之際而且不論是對母招募志愿者、準備小推車三輪車,校說還是臨別之際定制KT板,每一項工作都面臨著不小的對母難題,但最終我們都克服了,校說焦書記也來到現場,對我們志愿者稱贊道:“老生帶新生,這是最生動活潑的思政課”。在之后的學生工作中,我始終帶領著學弟學妹們把工作做到實處,做好表率,身體力行地上好人生的大思政課。在未來,我愿和復旦一起繼續成長,一起扛起“滬濱屹立東南冠”的美名和使命。
張向旭
中國語言文學系漢語言專業本科畢業生
轉眼就到了要和復旦說再見的時刻,回望這幾年,復旦引領我成長,不僅教會我專業的知識,更是幫助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我還記得參軍時,乘坐的大巴車從正門前駛過,我遠遠地望了望光華樓,耳機里播放著校歌。“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后樂交相勉”,正是這樣一種精神始終激勵著我,讓我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一名合格的復旦學生。我相信,畢業不僅僅是結束,更是新的開始,復旦“團結、服務、犧牲”的精神會始終刻在我心底,鼓舞著我繼續前行下去。
馬再霖
2022級數學科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本科畢業生
在“拔尖人才計劃”數學討論班上,我們需要閱讀英文的經典數學教材,輪流上臺用英文完成板書和報告。對于新手來說,不僅有知識接受上的困難,還有語言上的困難,但是班上的氛圍是輕松愉快的,大家都抱著學習、嘗試的心態在參與。兩三年下來,我得到了長足的鍛煉與成長,從第一次演講時的磕磕絆絆,到逐漸能以清晰的條理和從容不迫的心態進行學術報告,我的學術水平進步飛快。即將畢業了,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好好享受在復旦的時光,沉淀自我、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不負韶華!
董宇澤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保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
還記得2019年的上海馬拉松,那年我凌晨三點就出發去體育館準備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了凌晨的復旦,見到融于夜幕的邯鄲校區,在正門那里只有復旦大學這幾個字亮著,當時那種歸屬感油然而生,在以后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夜晚,每一次志愿服務的時刻,我的腦海都會閃過那個畫面,復旦給我人生帶來了一種別樣的意義,它的精神讓我永遠銘記于心。祝愿我們在復旦百年星空的引領下,在人生的新征程上,共燦爛,交相勉。愿我們的堅持,終將美好。
郭怡冰
歷史學系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
2020年暑假我參與校團委組織的“跟著駐村第一書記去扶貧”的活動,從未知到熟知,從熟知到熱愛,從熱愛到牽掛,在擔任中國證監會駐河南蘭考張莊村第一書記的學生助理的20天時間,我看到了焦裕祿精神在一位位基層工作者中的接續和傳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專業知識對于祖國大地鄉村振興與文旅發展的重要意義,而從那時我漸漸明白:旅游學是一門關乎大地、關乎遠方的學問。在這個畢業季,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祝愿百年復旦的星空愈發璀璨!
侯東岳
藥學院藥學專業本科畢業生
我將永遠銘記張江校區網格化管理期間的點點滴滴,作為宿舍樓的樓長,我與樓層長、志愿者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平安校園,無數個日夜的送餐送水,無數條消息與通知,見著了我們堅守一線的汗水與心血。最艱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終于又迎來了久違的張江“泡泡”。那守望相助的情誼、堅持到底的決心,是這個畢業季最感動人心的一抹色彩。感謝每一個無悔奮斗的你我,祝每一位畢業生畢業快樂!前路漫漫,大有可為;前程似錦,后會有期!
盧泓伶
經濟學院經濟學本科畢業生
復旦給予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回憶!我愛復旦源起于愛國復興的百年紅色基因,我愛它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還記得大一那個中秋夜,我和同鄉們坐在光華樓的臺階上,彈著吉他、唱著歌,柔軟的月光乘著微風,灑落在光草上一圈圈圍坐著說笑的同學們臉上,如此愜意,何其浪漫!本科四年,經濟學院的老師們為我徐徐展開一幅精彩廣博的經濟畫卷——世界運行、宏觀發展、個體決策……理論與現實碰撞出奇妙的火花,點燃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專業,將為事業,永為胸懷!
隋啟海
中山醫院臨床醫學 (八年制)專業本科畢業生
六年間,邯鄲、楓林兩個校區給我留下了太多難以磨滅的記憶,仍記得大二結束時搬校區,和南區阿姨依依惜別。來到楓林校區后,在圖書館的通宵自習室,和好友們互相支持與鼓勵度過一個又一個期末季。加入中山醫院實驗室后,師兄師姐們耐心教我如何做實驗,幫我一起分析問題,扶著我在科研道路是蹣跚前進。進入臨床實習后,是每位帶教老師手把手教會我基礎的臨床操作……在未來的學醫行醫路上,我會繼續熱愛這份神圣的職業,盡己所能,為人群除病痛,為醫學事業作出小小貢獻。
喻知博
物理學系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生
在復旦的四年,我與天文協會的朋友走進過涼夜的崇明島、臺風后的安吉天荒坪、上海尖尖的南匯嘴,甚至還有美國加州的沙漠。躺在星空下,我們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世界似乎很大,你我或許渺小;更重要的是,我和身邊人的眼中閃著同樣的光。在那時,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單。天文協會的經歷讓我明確了自己未來的方向,我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保持探索世界的激情、永遠懷揣對生活的關注與熱愛,盡情探索自己的可能!
任浩杰
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我會一直記得導師沈維孝讓我用足足一年時間讀懂一篇數學文章的經歷,那段時間的辛苦很值得,基礎研究就該有這種精神!數學科學學院和上海數學中心匯聚了太多優秀的老師同學,近年來在科研上也做出了非常優秀的科研成果,不斷有更多青年才俊加盟,正是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使我從學生逐步向數學科研工作者邁進。數學研究并不容易,要想做出好的結果需要靜下心來厚積薄發,也需要擁有初心和勇氣。祝愿同學們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忘初心,乘風破浪,前程似錦!
路晨昊
高分子科學系博士畢業生
同導師彭慧勝討論科學問題時,他豐富的想象力和準確的判斷力讓我印象深刻。彭老師極善于借鑒其他領域的思維方法,經常提出天馬行空的、科學內涵豐富的想法,也熟悉科學史,對社會的發展和人的需求有深刻認識,對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有獨到的見解和準確的判斷。復旦大學擁有頂尖的科學研究平臺,在這里我可以同各個領域和學科的大師交流切磋,開闊視野、碰撞思想。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祝愿各位同學能用好復旦資源,領悟復旦精神,用心磨煉本領,有所成長,有所收獲,不負青春。
王水源
微電子學院博士畢業生
剛入學沒多久,我便加入到與南大團隊的合作項目中,然而作為一年級萌新,正值課業最忙碌的時期,那時為了兼顧學業與課題進度,往返上海南京兩地成為了常態,異地通勤不僅磨練了我的意志力,并且在交流學習中也培養提高了我的研究性思維。作為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畢業生與科研工作者,我將秉持“敢啃硬骨頭”的決心,同時乘著“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率先試點與 “第一個復旦” 發展建設的大船,在產業鏈各環節乘風破浪,聚焦產學研融合轉化,實現創新突破與跨代式發展注入活水源泉。
王婷
化學系博士生畢業生
有一次,做實驗到凌晨三點,本以為校園里會空無一人,卻在回寢室的路上,發現化學系實驗大樓仍有點點燈光,生科院大樓更是燈火通明。一路上有人回寢,有人趕去實驗室,馬路口早餐店的夫妻倆已經開始做早點,園區門口的保安大叔還在值班……那一刻我深刻感到正在努力奮斗的不止自己一人,這個學校里,這個城市中,還有千千萬萬人在一起努力奮斗。百年復旦,星空燦爛,感謝母校,感謝恩師,你們讓我成長為其中獨一無二的星辰,努力發出屬于自己的微光,打破一方領域的壁壘,探索人類認知的邊界。
焦博
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碩士畢業生
2020年春天,在武漢經歷封城,學院領導、輔導員、課題組老師、學校的在鄂臨時黨組織、團組織一直關心著我的情況,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個春天,我與北區宿舍樓的小伙伴們同舟共濟,互相幫助,讓我體會到了同窗間珍貴的友誼。在母校,我打開了科學研究的大門,收獲了知識、友情、愛情以及成長,更懂得了珍惜與感恩。復旦不僅是中國最高的學府之一,也是一個處處充滿愛的大家庭,我也將在母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將這份愛的故事延續下去。
李晗
新聞學院博士生
五年前,我帶著對學術科研的好奇和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夢想來到復旦,今天我又將帶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復旦校訓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繼續追尋知識和理想。時光荏苒,至今我仍能感受到自己在新生入學典禮上第一次哼唱“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時的心潮澎湃。在臨別之際,我要感謝母校讓自己這五年的求學旅程成為我生命中閃閃發光的日子,祝愿母校的燦爛光華指引一代代復旦學子追尋心中熱忱,不負人生韶華!
制圖:實習編輯:章一諾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