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項項新技術到一個個新突破,數字工友新年新氣象,幫忙河南通過高端化、分鐘智能化技術創新,下線以飽滿的臺車干勁奮戰開門紅。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胡靖雯:大家看我身旁的數字工友這個AGV轉運小車,它就相當于拖拉機底盤的幫忙搬運工,在沒有他們之前都是分鐘靠人工搬運,速度比較慢,下線有了它們之后,臺車就大大節約了時間,數字工友安全性也提高了。幫忙
洛陽這個生產大型拖拉機的分鐘農機工廠,更是下線一個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現代數字化項目區。生產高效率的臺車背后多虧了這些“數字工友”。記者數了數,AVG小車一共有9部,它們將所需新型材料,接力送到工人和機器手臂旁邊。接下來,制造拖拉機的主要工序都在自動化配置下流水線作業:下料、焊接有物流機器人幫忙;涂裝、內裝有數字顯示屏指導;檢測裝配有機械手臂。
中國一拖大拖拉機公司總裝車間員工 李巍:像我們現在一天160臺車,每天三分鐘左右一臺車。
在這個數字項目區,拖拉機生產的幾十道工序,都在不斷優化創新。這個沒有駕駛員的拖拉機,指揮它的是一部手持操作面板。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220馬力混合動力拖拉機,使高標準農田深耕、深松、聯合整地更快捷。
中國一拖集團大拖拉機公司產品部工程師 彭書廣:它可以實現無級變速,在操作上那就更簡單了,就像我們開自動擋的車是一樣的。
中國一拖大拖拉機公司黨群宣傳部職工 劉嘉偉:現在是全力生產,保障每天不低于150臺的對市場的發運,截至2月中旬,我們已經完成了國內市場近7000臺的發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