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家居行業,三虎融資難、家居級戰技術創新難、企業用工難已經成為阻礙中小家居企業發展的發展三大“攔路虎”。業內人士表示,遇升雖然目前國家推出了一系列利好中小企業發展的斗力政策,但是關鍵這是一種外力,畢竟是三虎有限的。中小家居企業只有不斷突破自我,家居級戰升級“戰斗力”,企業才能成功“擒虎”。發展
攔路虎之一:資金
融資難是遇升大多數中小家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深的痛”。眾所周知,斗力中小企業有個很大的關鍵“死穴”——穩定性差,無論是三虎在技術創新、盈利水平,亦或是抗風險能力等方面,都遠遠無法企及大企業,尤其有一些中小企業更是負債累累,這在新陳代謝不斷加速的市場上,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自身考慮,必然會拒絕中小企業的貸款需要。
實際上,銀行業金融機構“喜大厭小”“嫌貧愛富”的通病一直都存在,不少商業銀行都傾向于以大企業的指標作為貸款參照,而多數中小企業難以達到發***的條件,提高了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這必然加劇了小微家居企業融資難的矛盾。
攔路虎之二:技術
融資難問題讓中小家居企業本身“拮據”生活現狀再次遭遇加重,而資金短缺也成為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阻礙。沒錢自然買不起先進的技術設備,沒錢自然無法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沒錢更加無法開展科研合作,如此又談何技術創新?不過,資金短缺是當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難的其中一個原因,實際上,一些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意識薄弱才是主因。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在200戶被調查的企業中,76%的企業沒設科研開發部門;科研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小于1%以下的企業占一半以上;而擁有技術發明的企業只占6%,新產品新技術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比重兩成以上的企業只有24%。而且被調查企業中在選擇“企業市場競爭手段”時,四成企業趨向“降低成本”、“降低價格”,只有15.1%的企業選擇“開發新產品”。由此看來,存在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并不重視技術創新,在市場競爭中對技術創新更是不屑一顧,“不是沒錢,而是不肯花錢”。物質決定意識,但意識指導實踐。資金短缺時,或許企業會說沒錢做產品研發,但是市場競爭本身就是綜合實力的競爭,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硬件”,如果還不努力提升“硬件”裝備,又如何能夠真的做強呢?又如何參與市場競爭,為自己充實資金呢?
攔路虎之三:人才
從今年5月1日起,東莞的最低工資標準將再次提高至1510元/月。雖然最低工資標準一調再調,多數企業早已超過最低工資標準,但不少中小企業仍然面臨普工難招的困擾,“用工荒”依然還是家居等傳統制造企業非常頭痛的事情,一些企業為了招到足夠的工人,紛紛開出了比以往更為優厚的工資和待遇,但這種做法能起到的成效越來越小。
據悉,今年以來家具行業工人工資翻了一番,普通打包工人月薪高達6000元;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由以前的10%增加到現在的30%至40%。即便是如此高的薪酬也難找到合適的人才,尤其是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人才更是“一人難求”。一些民工表示,他們寧愿不掙錢,也不到一些企業去。為何?一些中小企業之所以不討人喜歡,企業規模小,薪酬缺乏吸引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一些中小企業長期“養尊處優”,對人員的頻繁流動習以為常,甚至在一些企業高層的眼里“這種員工滿大街都是,隨便能抓一把,你要走就走,你不干還會有人愿意干”。這種思想的長期存在,使得中國很多中小企業一直處于低效率生產、低水平運作的狀態。
由此看來,面對融資難、招工難、技術創新難問題,中小家居企業只有馬不停蹄升級“戰斗力”才能夠參與市場競爭,才能招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