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經開區——
“三能驅動”提升發展“硬實力”
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張 瑜)抓黨建就是三能驅動抓發展,抓發展就是提升抓黨建。近年來,發展來安經濟開發區以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抓手,硬實實施賦能、三能驅動蓄能、提升聚能三大工程,發展統籌推進園區非公黨建工作。硬實
組織引領賦能,三能驅動激發園區內生動力。提升認真落實園區非公黨建工作15條,發展聚焦黨建政治功能,硬實完善工業園區管理體系,三能驅動為園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提升能量和活力。優化組織體系。發展推進園區非公企業黨建“一線指揮部”建設,健全“園區黨工委-非公企業綜合黨委-非公企業黨組織”三級組織架構,吸收6名涉企部門負責人和龍頭企業黨組織書記作為黨委成員,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納入園區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堅持黨建與發展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實,建立起上下貫通的園區黨建工作管理架構。優化工作制度。建立黨建工作“1+2”聯系制度,每名園區黨工委班子成員聯系2家重點企業,派駐33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園區270家非公企業。優化管理模式。推行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模式,建立全年黨建任務清單,每月專題研究黨建工作1次,把黨建任務清單落實情況與重點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督辦。
多方聯動蓄能,推動服務提質增效。聚焦黨建服務功能,聚集多方力量、多點發力,以多層次部署、多領域參與助企發展。服務對接精準化。完善“問題收集—交辦—反饋”鏈條式解決問題機制,成立實體化黨建工作指導站1個、黨建工作指導組2個,組建“紅領服務隊”,采取“一對一”“一對多”服務模式。問題解決專業化。實施“助企興企計劃”,邀請經信局、稅務局等職能部門入企指導70余次,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會、惠企政策宣講會、金融直播課堂、人才獎補政策解讀等54場次。
企業發展實效化。深化黨建和企業生產雙向互動,圍繞104國道-江浦路-朝陽路-高新路-長寧路沿線培育打造非公黨建示范帶;設立黨員示范崗235個、黨員責任區76個、黨員技術攻關組7個、先鋒班組21個等,以高質量黨建打造高質量科技創新的“聚能環”。
產業集群聚能,加快企業發展步伐。聚焦黨建發展功能,立足自身特色產業優勢,瞄準產業發展前沿,有力拉動經濟質量和效益“雙提升”。聚焦一體發展“建圈”。積極承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攻堅試點項目,通過非公黨組織牽線搭橋,創新黨建共建模式,主動與長三角企業聯系結對,與揚中市經濟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織轄區內金元素、隆建泰、天博等10余家企業和南鋼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對接,開展“黨建引領、共促發展、深度融合”等黨建項目,促進產業合作、項目對接、科技成果轉化。圍繞重點產業“強鏈”。根據產業方向、行業類別、企業規模等不同,高標準推進產業鏈黨建工作,按照“龍頭企業黨組織+上下游企業”模式,組建產業鏈黨建聯盟,先后成立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2個產業鏈黨委,覆蓋上下游企業72家,進一步促進鏈上企業“抱團”發展。突出產業人才“引航”。堅持項目引才、靶向招才,把人才工作貫穿園區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