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聽見太驚題材最新穎獨特的說最獨白短劇《聽見她說》終于迎來了尾聲,這是后期國內首檔“為女性困境發聲”的獨白劇,著名演員兼導演趙薇擔任發起人,艷楊邀請到了白百何、冪表郝蕾、現獲楊冪、贊分真沒王智等八位女演員加盟,聽見太驚以短劇的說最形式演繹了八個直擊當代女性生存困境的故事。
這八個故事分別是后期《魔鏡》、《許愿》、艷楊《重塑》、冪表《失眠人的現獲夢》、《時間表》、贊分真沒《她和她的聽見太驚房間》、《云重傳》、《完美女孩》,每一個故事反應的都是當代社會無時無刻不在企圖“殺死”女性的惡魔,這部短劇憑借著演員出色的表演還有劇本的高共情,成功在豆瓣拿下了8.4的超高評分。
而作為節目收官的最后一個故事,由楊冪主演的科幻故事《完美女孩》受到的關注最多,很多人都害怕如果最后一部分不夠“重磅”,就會顯得整部劇頭重腳輕,留有遺憾。
好在《完美女孩》沒有讓大家失望,這個故事瞬間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作為《聽見她說》這部高分短劇的收尾,《完美女孩》究竟有哪些精彩之處:
一:對“物化女性”的諷刺
短片把時間線放置在了未來的3021年,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愛,是一個從設計到誕生、從身材到頭腦全都為了取悅客戶而定制的智能AI機器人,為了滿足每一個客戶心目中定義的“完美”,每一個小愛被買走之后,面臨的都是無數次的返廠和維修。
小愛是完美的,從皮膚到身高體重,都能滿足客戶的審美,她也從不抱怨,二十四小時隨叫隨到,能夠讓客戶滿意和幸福是她最大的作用,哪怕她被傷害、被虐待、被輕視、被侮辱也會被科學家們輕描淡寫的來上一句:“弄壞了,修好就可以了。”
但是就算被損壞的身體能被一次次的修復,就意味著傷害從不存在嗎?
看到這里的時候,很多觀眾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站在鏡頭前的小愛,又何嘗不像是這個社會對“完美妻子”刻板要求下的產物,明明樣樣精通、能力強大,在很多男性心里只是婚后整理家務和做飯的工具人而已。
這個故事是多么諷刺啊!
二:當“討好型人格”不再被需要
機器人小愛的誕生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愛與和平,所以她的主程序設定就是無止境的取悅和迎合他人的需要,她生來就是為了服務別人,能夠讓別人滿足就是小愛最大的幸福。
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沒有原則底線,既不懂得拒絕,又下意識的迎合他人主動道歉,然后一個人默默地承受傷害隱藏真實的想法。
有多少女孩像小愛一樣從來不敢拒絕,毫無止境的單方面付出愛意,一步步退讓,最后變成一個沒有自我的討好型的人。
“討好型人格”誕生的初衷是害怕失去,但是當“討好型人格”不再被需要,這時面臨的毀滅感遠遠的超過拒絕所需要的勇氣,就像小愛一次一次被暴力傷害后,終于無法被修復如初,工程師告知她已經被特級用戶使用耗盡,沒有了維修的價值,從此以后就是一件被報廢的垃圾。
小愛的恐慌何嘗不是被拋棄后每一個人,她內心充滿了巨大的疑惑,不是說自己是被全民票選出來的完美女孩,擁有最完美的身體,為什么突然就成了垃圾?
小愛害怕自己再也不能去服務別人,因為她的程序設定告訴小愛,那就是她幸福感的來源,也是她最大的價值。
這個片段播出了以后,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人開始對照著自己反思,我們什么時候開始慢慢的不再拒絕,又從什么時候已經逐漸接受了社會強行給女性貼上的刻板標簽。
就像故事中的小愛,明明能力足以支撐起負責一個上市公司的財務運算,但是在“客戶”的眼里,她只需要每天負責打掃衛生做做飯就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這難道就是社會對女性的全部需求嗎?
《完美女孩》的故事很短,但是帶給觀眾的反思卻很多,希望每一位觀眾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擺脫世俗偏見帶給自己的桎梏,也希望每一位女孩能夠自由且坦蕩的生活在陽光下,也希望“完美”二字不再成為強加給女性的枷鎖。
屏幕前的你是否滿意《聽見她說》的這八個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