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瓶、回收飲料瓶,噸廢噸行還有裝醬菜的玻璃容器,當這些瓶中的可節食物被消耗之后,玻璃瓶也就完成了使命,煤千被扔進垃圾桶。業資然而,回收這些垃圾還有較大的噸廢噸行利用價值,相關人士表示,玻璃回收利用1噸廢玻璃,可節便可節約標準煤達千噸,煤千但在本市,業資目前得到回收利用的回收玻璃可能還不到一半,這意味著,噸廢噸行廢玻璃的玻璃資源利用潛力巨大。
醒目的顏色標識,貼在一個綠色的垃圾桶上,隨著本市推廣實施4色垃圾分類標準,“玻璃”被作為一種專項回收的垃圾,其綠色垃圾桶也于近日出現在本市部門小區內。記者了解到,盡管在這種垃圾桶出現之后,不少居民紛紛將以往混雜于生活垃圾同扔一處的玻璃瓶自覺地分揀出現,但在更多的小區內,仍有不少市民還沒有習慣于這種垃圾分類方法,各式各樣的玻璃瓶,或隨意丟棄,或置于普通垃圾之中。
“去年一年間,我們共回收到8、9萬噸廢玻璃,但事實上,還有遠不止10萬噸廢玻璃還散落在外,得不到回收。”今天上午,本市一家國營玻璃回收廠家的負責人如是說。他告訴記者,廢玻璃是一種處境比較尷尬的垃圾,即可以回收利用,但回升的價格較低,回升者付出的成本太高,以至于不少回收者對此都不感興趣。寧可去賣廢報紙,不愿去賣廢玻璃,這一心態較終使得市民也懶得收集玻璃瓶,而把這些玻璃夾雜在其他垃圾一起。
不過,該玻璃回收廠負責人表示,由于玻璃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量巨大,與其不斷制作新玻璃,不如循環使用廢玻璃,兩者之間的成本相距決定了回收廢玻璃是一件十分環保的事。舉例來說,工業上每制作1噸玻璃,則需要燃燒標準煤1000噸并使用400度電才行,此外還得消耗石英砂682噸、純堿216噸、石灰石214噸、長石粉53噸,而如果將廢玻璃回收,進行除雜、破碎、凈化處理之后,很容易就能將玻璃二次利用,節約大量的資源。
據介紹,本市每天混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廢玻璃可達500噸之多,這些玻璃若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將會在垃圾處理的同時,破壞垃圾焚燒爐;而在垃圾生化處理過程中,會導致堆肥質量下降。“但在今后,4色垃圾分類標準一旦推廣開來,相信這一資源不合理利用的尷尬問題會得到解決。”市市容環衛局相關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