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餐飲衣食住行是信息人類生活的必須,而吃又是化搖重中之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擺初不斷提高,下館子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餐飲事情。反觀餐飲行業的信息信息化建設,卻似乎沒有飯館的化搖生意那么紅火。
信息化停滯不前
據悉,擺初我國現有各類飯店、餐飲餐館近 400 多萬家,信息年營業額超過 7300 億元人民幣,化搖并保持著高達 15% ~ 17% 的擺初年增長率。不容忽視的餐飲是,在這些眾多的信息餐館中,上規模的化搖卻非常少,更多的只是街頭小店。
如果要求一個人力配置只有 5 人的“夫妻店”購買或者開發像樣的管理信息系統,顯然是不合理 的。首先,企業的業務有限,手工勞動完全可以掌控日常工作流程;另外,企業的經營實力較差,收入難以支撐信息管理系統的成本和維護。
遺憾的是,在上規模的餐飲企業或連鎖機構中,采用信息管理手段的比例也是微乎其微。大多數企業對信息化敬而遠之,即使有些進行了信息化建設,也僅僅局限于為配合稅務機關的發票政策而配置的票據打印系統。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企業領導人缺乏對于先進管理理念的理解,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夠。由于國內多數餐飲企業是通過小本經營、勤儉持家而積累起來的,眾多老板們的管 理水平較低,而且不舍得投入。第二,中國勞動力的成本較低,而 IT 技術成本較高,兩者之間的差距很大,餐飲企業更愿意以人工方式完成信息數據的搜集、統計、分析工作。第三,餐飲行業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自身特點。在中國,許多餐飲企業喜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餐館改門門庭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既然企業業務經營難以固定,信息化工作也就無從談起。雖然對于餐飲企業來說,財務管理應該是幫助最大的管理信息系統,但是由于有些企業有意造假賬逃稅,這時候財務管理系統反而成了“絆腳石”,因此更要避而遠之。
無線技術初露頭角
從另一角度來看,隨著社會信息化整體水平的飛速提高,餐飲業也在這種大潮中逐漸提高了對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呈現出一種良好的上升勢頭。一些權威人士預測,今后 3 至 5 年內,信息數字技術產品在中國餐飲行業的應用將達到一個高峰,最大容量可達 2300 億元人民幣。正因如此,即使國內 IT 和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展會比比皆是,于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舉辦的“ 2004 中國國際現代餐飲信息化暨設施用品展”仍然吸引了近 50 家信息化產品和方案提供商。
仔細分析這些參展產品,我們不難發現手持和無線點菜系統唱了主角。而現在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正是這些長相各異的手持設備。當顧客進入飯店吃飯時,服務員在送上精美菜單的同時,也把往常需要用筆記錄的紙質點菜單換成了手持的無線點菜設備。顧客點菜的同時,服務員相應輸入菜肴的編號,前臺甚至后廚立刻可以準備菜肴的燒制。服務員不必滿場飛奔,顧客也免去了等待之苦。如果能夠和收賬管理系統的接口實現連接,收銀人員還可以免去算賬的煩惱。收賬系統可以根據無線點菜系統的數據輸入,快速準確地計算出客人需要付賬的總價。這不僅方便了飯店工作人員,同時還能夠為顧客節省大量時間,這對餐館贏得回頭客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有些飯店還添置了一些手觸屏式點菜系統。顧客可以及時選擇喜歡的菜肴,甚至不需要服務員的單獨服務,廚師就可以根據系統的提示烹制客人需要的食品。更有甚者,把付費系統與銀行的系統相連,顧客可以選擇自動轉賬形式,從銀行賬戶直接交付消費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