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晶硅業務延伸的逆襲硅片資產,如今正成為保利協鑫的保利半年報硅頭號功臣。保利協鑫剛剛公布的協鑫上半年業績顯示,其硅片業務收入在光伏業務收入中的發布占比已提高到87%%。昔日以多晶硅聲名顯赫的度財光伏材料龍頭企業,如今悄然將業務重心向硅片端下延,片業揭示了太陽能光伏產業怎樣的創收發展軌跡?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業務重心向硅片端下延
公告顯示,主力保利協鑫上半年完成多晶硅產量36,768噸,逆襲比上年同期增長13.7%%,保利半年報硅主要用于生產硅片,協鑫對外銷售僅為7,005噸。發布硅片產量由此達到7,102兆瓦,度財銷量7,061兆瓦,片業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5%%及19.8%%。創收在光伏材料業務中,來自硅片業務的收入占比達到了87%%,多晶硅直接銷售業務僅占8%%。
昔日以多晶硅聲名顯赫的龍頭企業,悄然將業務重心向硅片端下延,正顯示出保利協鑫在市場低谷期的積極應對策略。當下的硅片市場,正是大有可為之時。除了已有的一系列推動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措施之外,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聯合對外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更是提出要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實施“領跑者”計劃,引導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在此帶動下,高質高效的多晶硅片、類單晶硅片以及超高效N型單晶等細分領域,都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從美國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的歷次“雙反”制裁均未涉及硅片產品,也可以從側面說明,美國僅有的光伏制造市場的發展仍然嚴重依賴中國的硅片產品。
技術革新,驅動成本跑贏價格下跌
保利協鑫硅片業務的成功“逆襲”,在公告數據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上半年,占其硅片業務的非硅加工成本同比下降約13.0%%,基本上抵消了銷售均價同比 14.3 %%的下降幅度。而在2015年上半年,在“跌跌”不休的光伏材料市場上,多晶硅片價格累計跌幅僅為7.45%%,而同期單晶硅片累計下跌達17.8%%,多晶硅的累計下跌更是高達22%%!具備較強抗跌性的多晶硅片業務成為保利協鑫營收的關鍵性保障,第二季度多晶硅片價格甚至略有回升。
這一切的背后,自然是技術革新帶來的降本增效。記者了解到,保利協鑫在上半年全面推廣了砂漿在線回收系統,再加上提升鑄錠爐單爐產能,顯著降低了硅片的加工成本。而通過以結構線切割逐漸取代傳統砂線切割,更是將有效產能提高了15%%~20%%。
高效硅片發力,后市更加看好
回顧2014年,保利協鑫硅片產銷達到13GW,價格保持平穩,其推出的高效硅片S3及S3+,也受到了市場的追捧。今年上半年,硅片市場需求旺盛,其硅片產品仍然保持滿產滿銷,價格雖然受到硅料價格下降影響而略有下降,但隨著下半年全球光伏終端市場需求旺盛,預計硅片價格將出現較明顯反彈。保利協鑫第二代高效產品S2曾創下年銷售10億片的記錄,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而其換代產品S3的月出貨量已達1.1億片,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擴大。
在主打高效多晶硅片的同時,保利協鑫推出的第二代類單晶產品G2的轉換效率達到19.5%%,效率可與直拉單晶匹敵,而運用多晶鑄錠工藝,成本遠低于后者。另外公司還儲備了N型高效單晶業務,以系列多、單晶高效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對此,保利協鑫執行總裁朱戰軍表示,保利協鑫會繼續保持并擴大硅片業務的盈利能力:第一方面,公司將繼續通過各類技改項目,如提升鑄錠爐單爐產能、繼續推進在線回收、結構線工藝的實驗及適時推廣等,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第二方面,公司將繼續開發新產品,提升硅片效率,保持市場定價能力;第三方面,公司儲備了性價比更高的單晶技術和資源,將應客戶需求,在合適的時候批量推出類單晶項目,豐富公司產品組合,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最新一代高效多晶硅片產品——“鑫多晶 S4”已經研發成功,普通電池線工藝批量生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了 18.5%%。另外,其高效N型單晶產線也已在寧夏破土動工,產品預計將于2016年第一季度投放市場。
進軍高效N型單晶,完成硅片業務布局的最后一步棋
在進軍N型高效單晶細分市場之前,保利協鑫已布局了高效多晶、鑄錠工藝的類單晶,再加上N型單晶,保利協鑫將在硅片市場完成以高效多晶硅片為主、類單晶為輔、N型高效單晶為儲備的全面布局。
從目前的晶硅組件市場來看,多晶產品仍然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多晶產品的性價比仍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隨著未來分布式電站的快速發展,高效組件需求的快速增長將為單晶產品帶來較大的市場空間。對此,保利協鑫相關負責人坦言,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材料生產商,保利協鑫目前仍在觀察多晶及單晶產品的市場發展趨勢,現在介入單晶市場,也是為了做好技術儲備,以便單晶市場機會來臨時,實現快速發展。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單晶產品和多晶產品的轉換效率都在穩步增長,從2009年至今,兩者轉換效率差始終保持在1~1.5個百分點左右,未來2~3年內很有可能仍然維持這樣的趨勢。從市場需求來看,目前國內沒有N型單晶電池產能,而全球需求約3.5GW,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及美國。雖然目前N型單晶產品性價比不如P型,市場增長較慢,但隨著分布式電站的快速發展,N型單晶產品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言下之意,不難看出,保利協鑫已經做好了大量高效N型單晶的技術和資源儲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分布式光伏市場大發展,隨時進軍以高效分布式為主的海外市場。而目前國內還尚無高效N型產能,那么這片市場競爭的藍海屆時將鹿死誰手呢?
責任編輯: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