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醫藥流通業“一哥”之稱的中國國藥控股再次發動并購。9月中旬,藥店-醫藥流業鏈國藥控股旗下連鎖藥店國大藥房收購安徽天健國藥堂11家門店,通加布局安徽市場。速產而據知情人透露,圈地國大藥房正在與多家收購對象進行談判,中國圍繞全產業鏈的藥店-醫藥流業鏈整合,華潤醫藥、通加新上藥則不甘示弱。速產
商務部主管醫藥流通領域以來,圈地提高行業集中度成為其工作重點。中國在藥品流通“十二五”規劃綱要出臺前夕,藥店-醫藥流業鏈行業整合大戲正拉開序幕。通加
全國布點
并購安徽天健國只是速產個開始。
安徽國大藥房總經理周雙才表示,圈地在收購天健國藥堂后,國大藥房還將繼續加大在安徽市場的布局力度,通過自建和收購兩種方式,力爭年底前在合肥市場的門店達到30家,明年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在未來兩年內,國大藥房力爭在合肥市場門店數量增至100家。
資料顯示,天健國藥堂成立于2002年,在安徽市場頗有影響力。經過多年發展,天健國藥堂擁有門店18家,合計營業面積1200平方米,配送倉庫1500平方米。成立于2004年的國大藥房是國藥控股分銷、零售、化學試劑和醫療器械四大板塊的零售業務板塊,2009年銷售額21.7元,位居中國連鎖藥店排行榜第六位。
“并購是切入新市場最快捷的手段”。零售藥店專家崔為民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國連鎖藥店分布呈現“諸侯割據”的局面,每個區域都有自己強勢的地方品牌。而實施全國擴張戰略的醫藥巨頭要進入某個區域,最好的方法是并購當地一家有實力的零售藥店。
一位接近國大藥房高層的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國大藥房正在與80多家收購對象進行談判,國大藥房布局全國的戰略可見一斑。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國大藥房在并購領域收獲頗豐,先后以收購的方式成立了山東國大仁和堂藥房、大連國大一致美羅大藥房、南京國大藥房、福建國大藥房、安徽國大藥房等,市場覆蓋范圍從去年的10個區域增加到15個。
國大藥房總經理李志剛表示,零售連鎖企業要提高集中度,無非通過兩種渠道,一是自主開店,二是重組整合。國大藥房成立9年來,一直以整合、并購為主,自己開店為輔的模式進行發展。
政策導向
醫藥流通企業加速并購整合的一大背景是,商務部主導藥品流通的重頭文章——《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藥品流通“十二五”規劃綱要,下文簡稱《規劃》)預計在11月發布。《規劃》的核心內容是鼓勵和支持有競爭力的大型醫藥商業流通企業并購中小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
《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通過鼓勵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和充分市場競爭,培育1~2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跨地區全國性的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過百億元的區域性大型醫藥企業。”
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有醫藥商業企業13000家,零售連鎖企業近2000家,門店30多萬家,從業人員370多萬人。醫藥流通行業多、小、散、亂的格局至今沒有改觀。“目前行業排名前三的醫藥流通企業占不到整個行業20%的份額,商務部希望將這一比例提高到50%”,九州通醫藥集團技術總監谷春光告訴本報記者。
在8月28日召開的“2010中國藥品零售業態信息發布會”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向欣曾經表示,將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加快行業結構調整,提高行業集中度。
此外,《規劃》的出臺將對連鎖藥店是一大利好消息。《規劃》中明確表示:賦予所有符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標準藥店醫保定點資格和處方藥銷售資格,方便群眾購藥。業內人士分析,這將為連鎖藥店的并購整合特別是跨區域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連鎖藥店的并購和整合將越來越明顯,德威治也考慮并購單體的藥店”。德威治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志穎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據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德威治大藥房是北京市第一家平價藥店,目前在北京擁有30家門店。
圖謀全產業鏈
在國藥控股加速全國布點的同時,中國醫藥[18.04 4.46%]三大巨頭的另外兩家,華潤醫藥、新上藥亦動作頻頻。4月2日,華潤醫藥“拿下”北藥股份,從而超過新上藥,穩坐第二把交椅。今年3月,上藥集團重組福建華僑實業集團下屬福建省醫藥公司,加快對福建省醫藥流通市場的整合;9月8日,上海醫藥[21.49 1.18%]宣布,公司擬向境外投資者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攤薄后總股本25%的H股,預計募資不低于80億元。
上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表示,上海醫藥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并購發展和調整結構。在醫藥工業方面,公司擬通過收購上藥集團抗生素業務和相關資產以及其他非上藥集團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醫藥工業優質資產,實現現有產品和產品線的擴張。在醫藥商業方面,公司擬通過戰略導向的對外并購在環渤海、華東及華南地區建立區域營運中心,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主要市場的戰略布局。
“這反映出國有背景的大型醫藥企業打造全產業鏈的意圖,它們從醫藥工業、分銷、零售等多個環節均有涉獵”。醫保全新大藥房總經理李慶福對記者表示。醫保全新大藥房隸屬北藥股份,目前擁有門店數200多家。隨著北藥股份并入華潤醫藥,醫保全新將成為華潤醫藥旗下的零售板塊。
由于藥品流通中70%~80%進入醫院進行銷售,進入零售藥店渠道的很少。因此,在醫藥流通領域,零售藥店的地位遠遠不及醫院和批發企業。醫藥巨頭為何還要在零售藥店上進行全國布局?
對此,李慶福認為,醫藥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零售,將會形成整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零售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對于零售藥店而言。如果有自己的藥品工業,在一些緊缺的藥品上面也能做到及時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