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2月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盛鐘)據網友爆料:今天下午五點左右莆田二十五坎發生重大火災,莆田從視頻上可以看到,東方大半火勢很大,威尼現場濃煙滾滾。斯突燒毀
火災的火廿起因暫時不明..
海都記者前方報道:
晚上7點45分左右,坎被明火基本被撲滅。莆田
由于處在老居民區,東方大半消防車無法進去,威尼只能在周邊其他道路鋪設的斯突燒毀管道到現場滅火。
目測,火廿有10間左右被燒毀,坎被靠北部。莆田
東方廿五坎,東方大半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港頭,威尼是現今唯一一座體現涵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繁華景象的商貿建筑,見證了涵江“小上海”歷史。當時的涵江,有著“水上威尼斯”的美稱。
“東方廿五坎”是莆田的重要“遺跡” 海都記者王浩志攝于2013年
可以說,東方廿五坎是涵江的代表性建筑,可是就在剛剛燃起大火。
莆田的朋友圈一片惋惜聲!
“涵江在哭泣!”網友王宇。
“難舍的情懷……兒時的回憶現在只能在夢里重現。”網友小薇感嘆。
“二十五坎毀了,涵江的古老記憶又少一處”。網友吳麗碧如是說。
背景資料
懸山頂,燕尾脊,紅瓦房,在莆仙地區,分布著大量具有莆仙特色的“紅磚厝”。這種紅磚厝是古建筑中的典范,自成一派風韻,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東方廿五坎”建成于1933年,見證涵江“小上海”歷史。由當地商人陳湖松和陳濟松一起斥巨資建造。
上世紀20年代,陳家兄弟兩人靠著經營煤油和豆餅發家,成為當時的涵江首富。后來,兄弟倆就在涵江鏡鴻里挖溝填土打樁,利用進口的紅樁和水泥,建成這座擁有二十五間店面的大樓,并掛起“涵江通美商號”的招牌。當時的涵江,有著“水上威尼斯”的美稱,而“通美商號”正是當時貨物進出的中心。
厚重敦實的紅磚外墻,整齊美觀的西式拱門,幽長通透的中式長廊,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宏偉建筑,因有二十五間店面,而被人們稱之為“東方廿五坎”。這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筑,吸納了西方建筑的特點,是20世紀30年代涵江經濟貿易繁榮的實物資料,也是當時涵江被稱為“小上海”的有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