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管理十杰第七屆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杰評選現場評審會在復旦大學舉行,青年擔當我校4人獲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杰”及提名榮譽。榜樣其中,力量附屬華山醫院院辦主任管德坤、校人附屬腫瘤醫院團委書記龍子雯獲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杰”稱號;附屬中山醫院宣傳科科長齊璐璐、獲上海市附屬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馮亮獲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杰”提名獎。醫務
評審會上,青年杰出的及提醫務青年們就醫療管理熱點問題各抒己見、交流學習,管理十杰碰撞出思想的青年擔當火花;日常工作中,他們腳踏實地、榜樣敢于創新,力量在自身崗位上為推動上海衛生計生事業和人民健康水平默默揮灑青春、校人貢獻力量。獲上海市
據介紹,自1997年 “醫管十杰” 稱號評選設立以來,至今已走過21個年頭。作為上海衛生計生行業青年管理人才的最高獎項,評選活動成功助力一批批優秀的青年管理者脫穎而出,成為他們立足崗位建功的重要平臺。同時,活動也激勵更多青年管理者以創新的管理理念,新穎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推動本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形成重視管理、參與管理、研究管理的濃厚氛圍。
管德坤:探索有活力的管理,擔當有能力的助手
初見管德坤,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氣親和、平易近人。就是這樣一個醫務青年,在參與政務、協調事務、做好服務上,總攬全局、游刃有余;統籌協調、舉重若輕,以特有的執著和鉆勁成為了身邊同事們的榜樣。
從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科班畢業后進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辦工作,一晃已17年有余,管德坤早已養成把領導思路轉化為清晰體系、抽象愿景轉化為具體目標的思維習慣。統籌醫院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統籌醫院規劃目標的落地和任務推進工作,完善院科兩級管理體系;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形成目標-考核-激勵的閉環管理模式。他在參與政務上堅持注重調研、有理有據,在他的主持下,每份材料在交付前都經過討論、擬稿、核稿與修改的過程,材料品質有保證。
此外,管德坤還負責醫院各項重大活動的開展,扮演著事務協調大管家的角色。無論是院周慶的策劃還是院內文化宣傳亦或是大型救援的組織,他都能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在落實醫院服務方面,他主推“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三部曲,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系信息化的建設,保障好臨床、行政各個系統的工作,統籌原本散落在各個條線的工作,探索職能管理部門績效考核機制,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和滿意度。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還嘗試著不斷去發現管理問題的規律,尋求不同問題的共性,以期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管德坤正是這樣一位能力出眾的青年管理人才,以探索有活力的管理為己任,有獨到的管理思想、極致的管理追求,始終用自己的管理專業調配著各種資源、優化著各種關系、為身邊人持續帶去經驗和借鑒。
龍子雯:用青春汗水滋潤雪域高原的格?;?/strong>
龍子雯在擔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團委書記期間,利于自己業余時間積極聯系團員青年,凝聚基層團員青年,所屬團隊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2016年6月,他告別了剛剛產后2個月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告別了曾心梗后的父親和家人,來到了海拔3800米的日喀則,開始了為期3年的援藏工作。
作為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醫院核心骨干,龍子雯深入科室調研,提升管理水平,在他的帶領下,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三甲評審,圍繞區域醫聯體建設,將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日喀則市周邊18個縣。同時,他還致力于發展高原醫學,指導發表14篇SCI論文,1項自治區重點課題、4項青年課題;開展精細化扶貧醫療,下鄉調研12次,最高海拔5500米,行程超過2000多公里,募集醫學書籍建設日喀則市醫學圖書館。
青春無悔,龍子雯的青春汗水灑在了平凡崗位上,滋潤著雪域高原的格桑花?!澳軌蜃屪约旱那啻涸跒樽鎳吔褡宓貐^的發展中做出自己的貢獻是一種榮耀更是一份責任”,作為一名醫院管理者也是一名臨床醫生,龍子雯表示,將始終以嚴謹求實為工作準則,以深入調研為基礎,以求真務實為宗旨,將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模式運用到醫院管理中,促進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宏觀性、科學性、創新性。他也將始終牢記西藏精神,在崗位上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齊璐璐:具備四個基本素質,保持四個工作習慣
作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宣傳科科長,齊璐璐始終關注醫院文化、醫院管理、品牌建設、醫事法學等領域最新知識和實踐進展,建立運營醫院自媒體平臺,開展新聞、科普、人文信息的傳播。
五年內,齊璐璐曾先后獲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年度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團工作先進個人,上海醫藥衛生二十佳新聞作品獎、市衛生系統優秀團干部;率團隊獲第三屆全國衛生健康微電影節“形象宣傳片獎”銀獎、中國健康科普大賽“十佳科普視頻作品”、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復旦大學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第四屆“上海市健康傳播設計大賽音像類”二等獎,上海市“健康中國、美麗上?!惫鎻V告大賽銀獎、銅獎,上海市健康教育貢獻獎等榮譽。
齊璐璐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應具備四個基本素質,即業務能力過硬、善于協調合作、能夠獲取資源和具備全局思維;要保持四個工作習慣,即懂得抬頭看路、敢為人先創新、樹立清晰目標、堅定執著前行。她表示,將繼續秉持“四+四”的工作模式,永葆好奇心,不斷在崗位上學習,不斷探索。
馮亮:“激情,創新,思路,方法”思索并實踐著
2017年,馮亮帶領上海團隊開展“組團式”醫療援疆,為南疆傳播先進理念,培養骨干人才,打造重點學科,助力提升當地醫療水平。他要求上海專家以培養當地人才為重點,以“傳幫帶”形式培養本地骨干,變“輸血”為“造血”,建立帶不走的醫療隊。
馮亮帶領團隊同心協力,很快打開工作局面,在南疆開展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在醫療業務、科研、教育方面實現多項突破;組織各類義診百余次,受惠群眾逾萬人;完成實施醫療援建資金1500多萬;為澤普縣爭取社會捐贈免費藥品200余萬元,腦癱兒治療慈善基金等數百萬元;相關事跡在國家、省市級媒體報道數十次。
馮亮更是創造性地提出在滬疆兩地基層醫療機構間,全面開展結對共建,全覆蓋幫扶受援地基層鄉村衛生院,打造“強基層、廣覆蓋”醫療援建新格局的思路;在他的努力下,上海對澤普一縣的基層業務年幫扶量將達到:遠程病例會診3000余例,業務指導24000余例,遠程教學140余次。
“激情,創新,思路,方法”,不斷思索著,大膽實踐著,這就是大家眼中的馮亮。
“管理十杰”如一團耀眼的火,擁有著青春的激情和果敢,不斷發光發熱,用不同的方式貢獻著自身的力量;他們又如漫天的星辰,在醫療體系的各個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開拓創新、不懼挑戰、勇于實踐,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相信在他們的帶領下,未來將會有更多年輕有為的醫務青年投身于管理領域,為推動本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而不懈努力。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