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馬村地處于溧陽市西北別橋鎮,中心組圖是江蘇規劃布局中的田園特色村。項目場地原為塘馬小學,溧陽現改為塘馬村委,鄉村緊鄰村莊主干道,改造同時作為日益發展的│塘村莊門戶空間在村莊整體形象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打造一個既滿足當地人民需求又可作為村莊名片的馬村社區中心是設計需要面對的挑戰。
▲整體鳥瞰
▲南區航拍
融合
我們希望創造一組和當地村中那些七八十年代建筑融合,村民同時又有一定陌生感的中心組圖建筑。通過保留原先場地中的江蘇部分建筑和加建一組新建筑讓新老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鄉村建筑中那種信手捏來,出乎意料的建造方式,給我們很多啟發,其帶來的直截了當的美學,是我們希望在這組建筑中體現的。
▲村民中心主入口視角
▲西側入口
▲游客中心入口夜景
園林
項目位于長三角地區,這里是孕育傳統中國文人園林的地方,園林的思考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項目的構思之中。我們希望這個項目以當代的建筑語言回應傳統的田園生活方式,新增加的功能通過園林的邏輯進行整合,使得整體空間關系更為宜人,同時,也回應了人們寄情山水、歸隱田居的精神需求。在置入功能的基礎上,我們通過空間的轉折和遞進拉長了游覽的流線、視線和時間,大量連廊與灰空間的設置,也讓建筑與建筑,建筑與院子之間的關系變得曖昧起來。
▲入口改造后
▲南區景觀庭院
▲庭院與回廊
原型
塘馬村周邊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村中民居多為建國后建造的磚混結構兩層坡屋頂小房子,形式簡潔,立面多為白色,裝飾有少量馬賽克和瓷磚。村落還保留許多狀況良好的傳統民居,形態優美,屋面高低交錯。這種形式在當地具有普遍性,我們希望以此為原型,結合園林元素融合當地村落屋頂形式,用當代手法重構鄉村公共空間。
▲廊院
▲廊下
▲由回廊看庭院
功能
作為鄉村振興試點重點改造村落,能夠落地一個這樣體量的公共建筑,往往需要使其發揮最大效用,同時具備復合功能,這些功能既要滿足“鄉村振興學院”這樣一個帶有展示性和宣導性的功能,又需要是村里人日常生產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又作為鄉村振興學院展示點,里頭需要滿足日常宣講,教學,文藝活動等功能,為此我們利用現有建筑與新加的體量,創造了一個大禮堂式的空間,為了滿足展覽,會議等需求,我們也設計了一個獨立空間,與庭院形成圍合。
▲多功能大廳
▲老年食堂
▲禮堂
▲舞臺
總結
為滿足村里人們的日常生活,這里同時承載了紅白喜事,老年食堂,村委辦公,農產品銷售等功能。不同的功能空間以園林的方式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人們在不同的功能空間中行走、轉折,體會別樣的鄉村美學。在鄉村中探尋園林建筑這一特定的空間秩序,把建筑的內在需求和外在環境融合起來,成為二者的共同載體,從而營造一個兼容社會公共性和自然性、兼具凝聚力和開放性的鄉村社區活動場所。
▲老年食堂室內
▲農產品銷售展廳
▲會議廳
▲村民中心鳥瞰
項目名稱:塘馬村村民中心
項目地址:江蘇省溧陽市別橋鎮塘馬村
場地面積:900平方米
建筑面積:960平方米
主持建筑師:任天
設計團隊:曾毅恒、王豪、高天、胡鈺琦
合作設計院: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
攝影:山間影像、任天建筑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