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全國教材工作會議暨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表彰會(視頻會)舉行。全國復旦大學榮獲全國優秀教材獎項共25項,教材建設獎獲獎名其中高等教育類22項、單公旦基礎教育類2項、布復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1項。學喜項榮學校新聞學院榮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稱號,獲多學校中國語言文學系陳思和教授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稱號。首屆
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
復旦大學教師擔任主編的全國教材獲獎名單
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
復旦大學教師擔任副主編或分冊主編的教材獲獎名單
全國優秀教材獎(基礎教育類)
復旦大學教師擔任主編的教材獲獎名單
全國優秀教材獎(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
復旦大學教師擔任主編的教材獲獎名單
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專門成立“課程思政與教材建設”領導小組,組建教材研制與編寫團隊,教材建設獎獲獎名在教材立項與編寫、單公旦質量審核、布復出版資助等環節提供有力保障。學喜項榮僅黨的獲多十八大以來,學院出版重版再印的首屆教材就有36部之多。學院推出的“復旦博學·新聞與傳播學”等系列教材,博采眾長,體系完整,成為全國新聞傳播院系師生的主要使用教材,享有良好聲譽,多本教材等被列入國家級規劃教材。《新聞學概論》的發行量、覆蓋面、影響力居全國同類教材之冠。近年來,學院又重點打造網絡與新媒體傳播核心教材,滿足全媒體時代融合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對新型教材的迫切需求。經教育部批準,學院于2019年成立全國唯一的高校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引領全國新聞學教材建設。
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陳思和教授
陳思和主編的系列教材全面覆蓋了不同學段以及新媒體音頻教學等領域,產生了廣泛持久的社會影響。其中代表性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兩版34次,累計印數近30萬;《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兩版21次,累計印數達12萬,至今仍是廣受高校師生歡迎的基礎課教材,亦分別獲得全國和上海市優秀教材獎。
陳思和擔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2001—2012)期間,大力推行課程改革,調動全系各學科的優秀教師,合力建設以一級學科為抓手的“中國語言文學原典細讀系列課程及其教材”項目。項目多次獲評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頒發的精品課程、優秀教材以及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陳思和在專業研究領域始終站在學術前沿,以深入研究促進教材建設,這也是他提高教材學術質量、主編教材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陳思和教授曾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獎、“上海市育才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高度重視教材建設。2019年,學校黨委發布《復旦大學關于加強新時代教材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框架內,將教材建設與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教學改革創新三方面緊密結合,全面加強教材規劃建設、提升教材管理水平、增強教材育人功能,在“十四五”期間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具有復旦特色的高水平教材體系。
制圖:實習編輯:張潔玲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