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冬季對付感冒的多發季。對付感冒這種“小病”,感冒我們似乎都有一套自己的樣想理論和辦法,比如認為感冒是冬季對付寒氣侵入,通過捂被子、感冒喝姜湯、樣想燙腳來發汗就能把寒氣帶出去。冬季對付
摘要:
冬季是感冒感冒的多發季。對付感冒這種“小病”,樣想我們似乎都有一套自己的冬季對付理論和辦法,比如認為感冒是感冒寒氣侵入,通過捂被子、樣想喝姜湯、冬季對付燙腳來發汗就能把寒氣帶出去;認為感冒吃西藥得不償失,感冒要么只吃中藥,樣想要么用抵抗力扛……但專家認為,這些想法都有欠妥的地方。
曬太陽、烤暖氣、蒙被子發汗
“我小時候感冒,大人就讓我在屋里穿上厚衣服、靠著暖氣坐著,或者是找太陽地兒坐著,要么就是捂上大被子睡覺發汗,用不了多久就好了,挺管用的。”其實,這個很多人認為百試百靈的土辦法并不科學,而且對于一些人來說并不奏效:“一開始也是用了這些辦法,中午出了一身的汗,精神頭也好點兒了,沒成想下午就又發燒了,38 度多!”
不少人認為傷風感冒是由于體內積寒引起的,主張捂汗、喝姜湯,這種做法不一定恰當。患者出汗過多容易導致脫水,也可能因身體內部電解質失衡而加重病情。此外,引起感冒的真正原因是機體抵抗力下降,并有一種或多種細菌和(或)病毒入侵,而受風寒只是誘發因素之一。醫學研究發現,當睡眠減少、勞累過度、壓力過大或有寒冷刺激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細菌和病毒便容易乘虛而入,誘發疾病。
治感冒,趕緊消炎才能除病根
有人認為:“有的時候感冒不發燒或者37.5℃以下的低燒,證明沒有發炎;如果是37.5℃以上,就證明有炎癥,只有先消炎才能除根兒;炎癥消了,感冒癥狀自然也就沒了。”
然而,治感冒先服用消炎藥也是不科學的。特別是在出現37℃~38℃的低燒時,很難判斷這種發燒到底是感冒自身的癥狀,還是由其他炎癥引起的,這就需要由醫生判斷到底只是感冒,還是伴隨其他炎癥。有專家認為,一些炎癥的癥狀是在感冒后期出現的,比如會表現為痰液黏稠、顏色呈黃色等,這時才是使用抗生素的較好時機。
另外,不少感冒患者以為早一天吃藥,病癥就會早一天好。因為體質差異,有些患者感冒發病,前期癥狀比較輕,兩三天后才逐漸加重,然后漸漸恢復。在感冒初期癥狀不很嚴重的時候,完全可以先吃些預防性感冒藥。有時無需用藥,因為感冒可以自愈。
抗生素有副作用,感冒吃中藥就行
“對于孩子和孕婦來說,西藥、抗生素有副作用,對于感冒這種小病,無疑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吃中藥就行。”不少人有這樣的看法。
研究發現,對于3 歲以下嬰幼兒或體弱兒來說,單純用中藥制品治療效果欠佳,甚至會延誤治療。
有的孕婦感冒發燒后,就去藥店購買中成藥,誤以為中藥無副作用,對孕婦、胎兒都安全。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呂鳳來表示,其實,很多中成藥是孕婦禁用的,比如微C銀翹片、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牛黃清火丸、活絡丹等。
孕婦不能用抗生素?臨床上發現,有些抗生素如紅霉素、青霉素、先鋒霉素類等對孕婦、胎兒是相對安全的。但首先是需由專業醫生給出個體化的用藥方案。
不吃藥,多活動,用抵抗力來扛
“ 得感冒說明你抵抗力低。感冒是小毛病,用不著吃藥,多起來活動活動,用抵抗力就能扛住感冒。”“感冒犯困、懶得動,但越是這樣,越得逼自己起來活動,一活動,精神頭兒就來了,病也好得快。”這是不少人的看法。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李俊紅表示:“這種運動療法、通過提高抵抗力來對抗疾病的出發點是積極的,但必須考慮到不同人的體質差異;而且絕不能是劇烈運動,而是散步等緩合運動。青壯年通過適當活動可以緩解感冒癥狀,而對于體質較弱的兒童、老人等感冒后選擇運動出汗,可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洋蔥擱屋里就能防感冒?
網上一直流傳著“洋蔥擱屋里能防感冒”的說法,原因是洋蔥能夠吸附病菌。但專家通過實驗發現,并沒有那么神乎。
實驗人員在房間的不同位置放了5個細菌培養皿。5分鐘后,收回培養皿,經過檢測,此房間的菌落數為3。之后又準備了3顆洋蔥,放在房間的不同位置。1小時后,房間空氣中的菌落數為3.8;放洋蔥24小時后,菌落數為4。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長。
國內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馬建新表示,洋蔥里有氣味的物質主要是硫化物,這種硫化物對細菌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只有攝入才能對體內的細菌產生遏制;而暴露于空氣當中,無法對空氣中的細菌起作用。
相關閱讀:
感冒病因
感冒癥狀
感冒怎么辦
感冒診斷
感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