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里安裝公共場所攝像頭之后,天網村里的黔西治安好了很多,以前時常發生雞鴨被偷的南農情況現在也不復存在,就連晚上睡覺都覺得更踏實了。村助村建”興仁市田壩村村民熊彬指著路邊的力平公共場所視頻攝像頭說到。
村民安全指數的安鄉提升,得益于黔西南州公安機關部署推進的天網“數智鄉村•平安守望”建設,引導居住在鄉鎮(街道)、黔西村寨等技防力量薄弱地區群眾公共場所視頻,南農有效的村助村建預防和打擊農村地區各類違法犯罪。
“公安+通訊”共建百姓安全墻
“在手機上就能看視頻錄像,力平在外務工、安鄉走親、天網趕集、黔西種地,南農都可以隨時關注家中情況。”
“只要小偷敢出手,我們一逮一個準,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東西被偷了。”
在普安縣青山鎮哈馬村,包村民警王知縣、輔警倪勇和移動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給群眾講解安裝公共場所視頻的好處。
“我們按照‘公安引導、企業投資、群眾自愿、大眾參與’原則,推進‘數智鄉村·平安守望’項目。”青山派出所民警民警王知縣介紹,動員群眾安裝公共場所視頻,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有很大的促進意義。
張翠和丁獻剛是哈馬村第一批安裝公共場所視頻的示范戶,兩家隔著一條小河,一座橋把兩家劃分在丁字路口的對角線上。
今年8月,在移動公司技術人員和哈馬村警務助理的指導下,安裝師傅把公共場所視頻攝像頭安在了張翠和丁獻剛兩家房屋前。
“我裝這個視頻攝像頭沒花錢,再也不用擔心家里東西被偷了,養牛、養羊再多都不怕,在手機上就能看到錄像,這個東西靠譜!”張翠指著攝像頭笑著說。
村民們看到安裝公共場所視頻有這么多好處,紛紛報名安裝。
目前,哈馬村安裝了天網攝像頭2套,各路口攝像頭7個,20余戶群眾率先在自家門口安裝了攝像頭,報名登記的還有30多戶群眾在排隊等候安裝,群眾對安裝公共場所視頻很積極。
“采取‘公安+企業’的模式,共同推進‘數智鄉村·平安守望’項目建設,強化提升了農村公共場所視頻的覆蓋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震懾了違法犯罪、降低了發案率,同時也提升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青山派出所所長鄧鋒說。
農村“天網”為民解憂化糾紛
在貴州省興仁市,“數智鄉村·平安守望”建設在農村迅速推廣開來,小小攝像頭在護航鄉村振興新征程上有效解決了村民的難題。
“感謝警察同志,幫我找到這兩頭耕牛,否則我今年就白干了!”興仁市東湖街道村民余某亮向民警連連道謝。
8月29日12時許,余某亮發現其拴在村里一水塘邊的兩頭耕牛不見了蹤影,隨即報警。
“這兩頭牛要值3萬5千多元,我今年就指望著它了!麻煩警察同志多費心。”余某亮焦急地告知民警。
耕牛是在山坡上不見的,這增加了找尋難度。
“我們家門口裝有公共場所視頻攝像頭!”村民李濤告訴民警,他今年在家門口安裝了公共場所視頻,不在的時候及時注意老人和小孩的動態。
民警通過視頻偵查發現,兩名嫌疑人牽著被盜耕牛出現在案發十公里外的鄉村路上,隨后步行到309省道后,上了一輛套牌的三輪車。
經過連續兩天的調查追蹤,民警在貞豐縣小屯鎮龍井村將嫌疑人王某洪、甘某進抓獲。
“自7月以來,我市群眾已安裝公共場所視頻攝像頭3121個。”興仁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教導員霍國敏介紹,公共場所視頻為公安機關辦理各類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興仁市公安機關通過群眾安裝的公共場所視頻偵破獲各類案件17起,服務群眾4次,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5萬余元。“數智鄉村·平安守望”項目正逐漸融入群眾生活。
全天“站崗”提升百姓安全值
“公共場所攝像頭是一雙不眠不休的眼睛,老百姓家庭寬帶加裝公共場所視頻后,依托手機APP,能充當外出務工農民的‘千里眼’,實時了解家里子女、老人的生活狀況。”萬屯派出所所長夏先政說,隨處可見的公共場所視頻,猶如一雙雙雪亮的眼睛。
“這9個攝像頭都是我們自己從網上買來的,裝上還是放心很多。攝像頭連到自家人的手機上,全天錄制影像,人不在家也不怕。”在萬屯鎮佐舍村幸之金超市內,老板娘韋忠秀指著攝像屏幕介紹到。
目前,萬屯派出所正在轄區大力推廣“數智鄉村·平安守望”工程,廣泛發動群眾自愿安裝公共場所視頻,有效預警防控了部分刑事案件發生。
“我在這里開店兩年多了,從來沒遇到過盜竊和搶劫的,白天晚上都有警察巡邏,店附近也有公共場所視頻,很安全的。”來自浙江溫州的李女士在萬屯鎮阿泥新市民居住區做服裝批發生意,對轄區的治安狀況,她豎起了大拇指。
去年以來,萬屯派出所通過公共場所視頻提前預知警情25起,破獲案件18起,抓獲網上在逃人員2名,幫助村民找回耕牛2頭。
(趙佳玲 張好勇)
責編:韋開嫻 盧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