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材(Eisai)與合作伙伴默沙東(Merck & Co)近日聯合宣布,衛材日本厚生勞動?。∕HLW)已批準口服多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Lenvima(歐盟商品名:Kisplyx,默沙通用名:lenvatinib,日本侖伐替尼)與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獲批通用名:pembrolizumab,衛材帕博利珠單抗)聯合用藥方案,默沙用于治療:接受抗癌化療后疾病進展的日本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EC)患者。在臨床試驗中,獲批與化療相比,衛材Lenvima+Keytruda方案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默沙
值得一提的日本是,Lenvima+Keytruda是獲批日本批準用于上述晚期或復發性EC患者群體的第一個免疫療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組合方案。此次批準也標志著Lenvima+Keytruda組合方案在日本的衛材首次監管批準。目前,默沙該組合已在日本、日本美國、歐洲獲批用于特定類型的晚期子宮內膜癌(EC)患者。
Lenvima+Keytruda是一種“靶向+免疫”組合療法,在美國和歐盟已獲批治療2種不同類型的癌癥,另一個適應癥是: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RCC)成人患者。
此次批準,基于關鍵3期Study 309/KEYNOTE-775(NCT03517449)的數據。該試驗共入組了827例先前接受過至少一種含鉑化療方案的晚期EC患者(包括104例日本患者),評估了Lenvima+Keytruda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與化療(研究者選擇:多柔比星或紫杉醇)相比,Lenvima+Keytruda方案在主要終點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總緩解率(ORR)方面均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顯著改善:(1)死亡風險降低38%(HR=0.62[95%CI:0.51-0.75];p<0.0001)、OS顯著延長(中位數:18.3個月 vs 11.4個月);(2)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44%(HR=0.56[95%CI:0.47-0.66];p<0.0001)、PFS顯著延長(中位數:7.2個月 vs 3.8個月);(3)ORR顯著提高(32% vs 15%;p<0.0001),組完全緩解率(CR)為7%、部分緩解率(PR)為25%,化療組CR為3%、PR為12%。
在406例患者的安全性分析集中,395例患者(97.3%)發生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高血壓(61.3%)、狀腺功能減退(54.7%)、腹瀉(42.1%)、惡心(61.3%)、食欲下降(37.2%)、疲勞(27.8%)、蛋白尿(25.9%)、嘔吐(24.1%)、體重下降(22.4%)、關節痛(21.4%)、手掌-足底紅細胞感覺障礙綜合征(20.7%)。
Lenvima+Keytruda組合療法是衛材與默沙東腫瘤學戰略合作的一部分。2018年3月,雙方簽署了總額高達58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開發Lenvima單藥以及與Keytruda聯合用藥用于多種類型腫瘤的治療。
Lenvima是一種口服多受體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劑,具有新穎的結合模式,除了抑制參與腫瘤血管生成、腫瘤進展及腫瘤免疫修飾的其他促血管生成和致癌信號通路相關RTK(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受體PDGFRα,KIT和RET)之外,還能夠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受體(VEGFR1,VEGFR2,VEGFR3)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受體(FGFR1,FGFR2,FGFR3,FGFR4)的激酶活性。
Keytruda是一種抗PD-1腫瘤免疫療法,通過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來幫助檢測和對抗腫瘤細胞。Keytruda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阻斷PD-1與其配體PD-L1和PD-L2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激活可能影響腫瘤細胞和健康細胞的T淋巴細胞。
目前,衛材與默沙東正在通過LEAP(LEnvatinib和Pembrolizumab)臨床開發項目在10多種不同類型腫瘤(子宮內膜癌、肝細胞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尿路上皮癌、膽管癌、結直腸癌、胃癌、膠質母細胞瘤、卵巢癌、胰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的超過20項臨床試驗中繼續研究Lenvima+Keytruda組合。來自該項目的數據顯示,Lenvima+Keytruda組合已在多種類型腫瘤中展現出了強勁療效。
原文出處:LENVIMA® (lenvatinib) Plus KEYTRUDA® (pembrolizumab) Approved in Japan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Advanced or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at Progressed After Cancer Chemotherapy
本文來源自生物谷,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http://www.bioon.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