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監測站全景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上海監測站作為我國9個國家級無線電監測站之一,是從監測新國家短波和衛星監測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10年的骨干發展,上海監測站從一名監測新兵躋身為“國家隊”骨干,國家隊成為國家無線電監測事業的從監測新中堅力量。10年來,骨干上海監測站創造了一個個紀錄:開創了我國無線電管理系統獲得電測環境影響賠償的國家隊先河,建成了全國無線電管理系統首套具有同頻多信號監測測向功能的從監測新空間譜估計監測測向系統,研發了國內第一個符合ITU-RSM.1809規范的骨干自動頻譜占用數據采集系統……
蛻變:從新兵到骨干
經過10年發展,上海監測站已具備短波監測和測向、國家隊移動監測、從監測新無線電發射設備檢測等技術實力。骨干
2004年上海監測站建成投入使用,國家隊迄今恰好10個年頭。從監測新國家選址上海建立無線電監測站,骨干既可使監測網基本覆蓋全國,便于全國協作監測,還可利用上海東臨東海的特點,便于開展海上短波無線電信號監測和參與國際電聯的協調監測。
經過10年發展,上海監測站已具備短波監測和測向、短波同頻多向信號監測測向、移動監測、衛星監測、電磁環境測試、無線電發射設備檢測等多方面的技術實力。
“無線電監測是上海監測站的核心工作,除了對中、短波信號進行日常監測、測量、識別、定位任務,處理國內外無線電干擾申訴外,還為各種重大活動提供無線電安全保障,并接受國際電聯下達的監測任務。”上海監測站負責人王華建告訴記者。
10年來,上海監測站共完成短波、衛星監測任務百余起,處理國內外干擾申訴及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的監測任務200余起。同時,還完成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及重要會議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
創新:科研能力越級跳
上海監測站注重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積極投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
“如何更好地融入上海的地方經濟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無線電監測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為我國的無線電管理事業和上海市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是擺在上海監測站工作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上海監測站副站長朱斌告訴記者,“對于上海監測站而言,只注重苦練監測基本功遠遠不夠,還要著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搭建智庫平臺,加強人才培養,獲取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上海監測站參與的高壓電力線對短波無線電監測站影響的研究科研課題在業內頗受關注,開創了我國無線電管理系統獲得電測環境影響賠償的先河。這起案例成為全國首起無線電管理部門因受電磁干擾而獲技術改造補償費用的實例,獲得電磁環境賠償費上千萬元,為全國同行處置類似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上海監測站研發了我國第一個符合ITU-RSM.1809規范的自動頻譜占用數據采集系統——無線電頻譜占用數據采集分析系統。該系統可定時對設定的頻率、頻段信號數據進行保存,使查閱、共享和分析數據變得快捷,實現了三維圖、光譜圖等豐富的圖形顯示處理功能和遠程遙控功能。
上海監測站還積極研究無線電發射設備的實驗室檢測標準,反復比較無線電發射設備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測的區別,制定了在用無線電發射設備檢測標準。同時,上海監測站于2013年完成了《無線電信號帶寬測量方法》標準研究項目,使我國各級無線電技術管理機構采用統一、簡便和可靠的信號帶寬測量方法進行技術管理。
在王華建看來,人才培養對于監測機構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上海監測站通過強化人員業務學習,開展崗位練兵和實戰演練,初步建立起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管理團隊和無線電監測檢測技術隊伍。同時,上海監測站作為國際電聯(ITU)在亞太地區人力資源培訓基地,多次舉辦亞太地區無線電頻譜管理與監測技術培訓班。
擔當:一體化平臺先行者
無線電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平臺是以頂層規劃設計、系統融合的角度實現頻譜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平臺。
無線電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平臺建設是從無線電管理全局出發,以頂層規劃設計、系統融合的角度實現頻譜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平臺。
上海監測站作為我國無線電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平臺項目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積極投身《短波監測測向軟件項目》建設。該項目是無線電管理一體化平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實施后,將對我國無線電監測工作實現規范化、程序化和自動化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該項目已正式部署,投入試運行階段,上海監測站正積極對軟件進行全面試用和改進完善。
上海監測站還積極參與上海市網格化監測系統驗收測試。“我們參與上海市網格化監測系統驗收測試不但可以熟悉網格化監測技術,還借此密切跟蹤監測的最新技術。”上海監測站檢測室主任王英翔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