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常駐《最強大腦》 尋找民間獨特“大腦”
《最強大腦》節目的大腦常規評審陣容一直頗受觀眾期待。今年,郭敬國網四把評審座椅上,明常除了Dr.魏和知名主持人陶晶瑩兩員“老將”依舊常駐之外,駐最找民剩下兩人身份一直受到外界關注。腦尋繼海軍少將張召忠加盟《最強大腦》第三季后,間獨知名文學作家、特娛導演郭敬明加盟《最強大腦》第三季。樂新這使得《最強大腦》第三季常規評審的聞風最后一塊“拼圖”最終形成。這樣四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尚中“最強大腦”齊聚,坐觀選手超強技能,大腦讓觀眾十分期待。郭敬國網
同時,明常郭敬明也成為《最強大腦》第三季“青春代言人”的駐最找民終極底牌。對于這次合作,腦尋節目組表示,是看重郭敬明獨特的求學經歷,“我們知道郭敬明先生是知名文學作家,但他的文學起步不同于科班出身,而是從投稿、比賽開始的。在大學階段他更多目光就放在創辦工作室、公司上,可以說具備商業頭腦,是文學創作方面的最強大腦。”
對于首次嘗試科學真人秀節目,郭敬明表達了他此行目的,因為大學階段為工作沒有讀完專業,他將自己歸類在特立獨行的作家中,而郭敬明關注過前兩季《最強大腦》,對中國雨人周瑋這樣的獨特選手感到震驚。他表示:“我相信,民間隱藏著這些獨特的最強大腦,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不符合常人對最強大腦的既定印象。從他們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我希望在節目中見證他們展示最強大腦技能,不被社會埋沒。”
郭敬明欲從節目獲文學靈感 找選手做作品原型
作為暢銷書作家,郭敬明創作了青春類、奇幻類作品,此次常駐《最強大腦》第三季,郭敬明對最強大腦選手的技能頗感興趣,他甚至表示,希望能從選手的各類超強腦力中汲取創作靈感,或許將嘗試寫作“燒腦”類的作品。
對于一些經歷奇特的選手,他表現出很大的好奇心,回應:“我寫的書吸引的讀者群體大部分是年輕人,這一次我希望承住青春代言人的身份。如果嘗試寫燒腦類型的作品,我會把我感興趣的選手作為小說角色的原型。我也期待通過文學的方式,向年輕人普及科學,推廣《最強大腦》節目,讓科學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文理之爭再起 郭敬明:科學要有溫度
往季《最強大腦》節目中,嘉賓梁冬、高曉松都曾輪班亮相,亮出他們作為“文科生”,對科學的態度,但都在與Dr.魏的抗衡中,輸掉了一截。
而《最強大腦》第三季節目中,“文理之爭”硝煙再起,郭敬明前來踢館Dr.魏。節目組表示,郭敬明身份是文學作家,所學專業屬于文科,現在作為知名作家,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他能夠代表“文科生”,以具有溫情、人文情懷的角度,考察《最強大腦》選手的超強技能。
同時,作為“青春代言人”的終極底牌,郭敬明擁有大量喜愛文學的讀者群體。其實文學也是一種“科技生產力”,對科學的認知、解讀,不能少了文學創造力、想象力的輔助。郭敬明加入四位常駐評審的席位,會帶動讓科學年輕化的浪潮。
此前兩季《最強大腦》中,Dr.魏的“唯一標準”曾受到外界諸如“一言堂”之類的質疑。Dr.魏作為理科生,郭敬明作為文科生,因為研究的領域不同,對選手的技能科學解讀會有不同。節目組表示:“我們是想通過嘉賓的觀點沖突,打破這一局面,帶來對科學的不同解讀。第三季節目中,除了知性高情商的陶子,張將軍、Dr.魏、郭敬明三人也許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頭,從軍事社會價值研討、科學評判、人文關懷的角度分別解讀科學,以及選手技能的應用價值、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