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支付實名制落地20多天之后,罰單中國人民銀行對銀聯商務和通聯支付開出了罰沒金額高達4680.64萬元的央行罰單。
為整肅銀行卡收單市場秩序,開出保障持卡人合法權益,兩張根據社會舉報,千萬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3月至5月期間對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范第方支付銀聯商務有限公司開展了銀行卡收單業務檢查。罰單經核查,央行上述兩家公司存在未落實商戶實名制、開出變造銀行卡交易信息、兩張為無證機構提供交易接口、千萬通過非客戶備付金賬戶存放并劃轉客戶備付金、范第方支付外包服務管理不規范等嚴重違規現象,罰單舉報情況基本屬實。央行本著公正、開出公開原則,中國人民銀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綜合考慮兩家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制度,依法沒收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違法所得3033755.34元,處以罰款11101266.02元,對其總公司及4家分公司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并處罰款;依法沒收銀聯商務有限公司違法所得6134255.55元,處以罰款26537022.20元,對其總公司及5家分公司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并處罰款。
這并非銀聯商務和通聯支付首次受到處罰。早在2014年,由于涉嫌預授權套現,銀聯商務被央行通報批評,而今年3月通聯支付寧波分公司就因反洗錢問題被罰款101.5萬元。今年4月,有消息稱,通聯支付和銀聯商務因為違規為“二清”(沒有獲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的單位或個人,在持牌收單機構的支持下實際從事支付業務的一種模式)機構開放通道而被嚴懲。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2年12月的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由中國銀聯控股,專門從事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和提供綜合支付服務,通聯支付由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國萬向集團等機構共同出資設立,這兩家機構在國內銀行卡收單專業化服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曾多次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處罰,原因包括虛假商戶入網、收單業務違規、“二清”等。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依據相關法規和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發揮社會公眾監督作用,持續加強支付結算市場監管,從嚴懲處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保障支付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