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斷無機膠水折斷誰的夢大懸導橫“常青”夢
現代乒乓球運動的歷史表明,每一次重大的念主規則改變都會在世界乒壇掀起一波驚濤駭浪,卷走幾顆耀眼明星:國際乒聯要求正反手膠皮必須以紅、常青黑兩色相區別的無機規定,讓當年如日中天的膠水蔡振華選擇了急流勇退;長膠限令、40毫米大球和無遮擋發球又讓神鬼莫測的劉國梁跌下了巔峰,而“雙子星座”的另一顆星孔令輝雖然在賽場上多堅持了幾年,卻未能續寫輝煌。
和可塑性強的年輕選手相比,技術習慣定型、擁有各自必殺技的成名選手往往更容易被新規則擊落。
自2007年國際乒聯通過無機膠水新規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協會乒乓界人士紛紛表示“規則面前人人平等”,但當改變迫在眉睫,這句話便顯得經不起推敲。自從去年9月1日無機膠水正式入主乒壇,馬琳、王勵勤、張怡寧等若干名將均遭遇技術困擾,加上后奧運時期缺乏系統訓練,他們在隊外賽事和隊內角力中的表現一度大失水準。
如果說橫濱世乒賽將是那些能很好適應無機膠水的選手大放異彩的舞臺,那么這里也必將成為部分高手折戟沉沙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