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劉浩)2月28日,上海食品生產上海紫江特種瓶業有限公司莘莊分公司拿到了含有 “乙烯與1-己烯的發出方法聚合物”的生產許可證,這是相關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推出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補充檢驗方法改革后頒發的首張許可證。
近日,產品上海率先推出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補充檢驗方法改革,補充對暫無配套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檢驗特定風險物質遷移,補充采用上海市團體標準、改革行業標準或其他國家標準確定的后首檢驗方法進行檢測。這是張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制度性創新上的又一次有益嘗試,讓從事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的可證大企業更快進入賽道,爭取更多市場份額,上海食品生產也給生產食品接觸用塑料膜(袋)的發出方法小微企業節省了投入成本,爭取到更多的相關許盈利空間。
企業銷售額增長,產品布局新賽道
據記者了解,補充改革前,對暫無配套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企業需要開展充分的安全性科學驗證后才能投入生產。例如,乙烯與1-己烯的聚合物作為一種PE塑料材質,常用于生產食品接觸用的塑料桶、塑料蓋及塑料薄膜等產品。
但是,相應材質中“1-己烯遷移量”項目有限量要求但無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不足以支撐開展該項目的安全性科學驗證。這種驗證的缺失嚴重阻礙了業務拓展,新產品無法快速上市,丟失市場份額,成了許多像上海紫江這樣專注于食品相關塑料包裝的大型企業發展道路上繞不過的“坎”。改革后,企業不需要再花費人力、資金和時間論證產品檢驗方法的合規性,而是直接使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并采信行業自律制定的團體標準。
對大企業而言,新產品快速投放市場,意味著布局了行業新賽道。剛拿到許可證的上海紫江特種瓶業有限公司莘莊分公司隸屬于紫江集團,集團公司從事食品相關塑料包裝領域已有40年。企業負責人王玉波表示:“這項改革,除了幫我們節省了10多萬元產品安全性科學驗證費用外,更多的是機會成本。對我們而言,時間就是錢,越快投產越快上市,市場份額就越大。同時這張許可證,也會拓寬我們的客戶群體,預計未來3—5年,將為企業帶來2000萬—5000萬元的銷售增長額?!?/p>
同樣,這張證對小微企業來說,意味著可能是從過去薄利乃至虧損反轉成為盈利“奇”點。上海世龍科技有限公司分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主要從事塑料膜、袋的生產與銷售,年總產值300萬元左右。目前,企業采用改革中的補充檢驗方法取得了相關檢測報告,準備提交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申請。企業負責人俞斌偉表示:“有了證,我們就可以把乙烯與1-己烯的聚合物作為原材料生產食品接觸用膜、袋,可以節約驗證成本,對我們小微企業來說,有了利潤空間就有了奔頭,保守估計年銷售額能保持10%以上的遞增?!?/p>
4項團體標準出臺,解決監管難點
記者了解到,這次改革的背后,是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制度創新上的一次“大膽”嘗試。由于市場有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食品相關產品領域的生產活動,截至目前,上海共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500余家。
在多次的企業走訪調研中,相關企業普遍反映“PPSU、苯乙烯與2-甲基-1,3丁二烯的共聚物、Tritan、乙烯與1-己烯的聚合物等4種塑料材質缺少相關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微企業都有一個共性訴求,希望能夠提供企業經營需要的、行業論證有效的1,1’-磺酰基二(4-氯苯)、1-己烯、2-甲基-1,3-丁二烯、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4項檢驗方法團體標準,彌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缺失,并提供給他們直接使用,減少企業在產品安全性科學驗證方面的投入。
法律要求,對風險較高的食品相關產品實行生產許可,而目前存在配套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滯后缺失現象,成為企業的“痛點”,也是監管的“難點”。為此,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協調上海市食品接觸材料協會、上海市質檢院等19家權威機構共同參與,累計開展24次驗證試驗,驗證數據多達1000余組,歷時3年時間,制定了企業需求強烈的4項團體標準。
由于食品相關產品直接接觸食品,安全性的論證尤為重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鄭萬軍表示,“我們組織專家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論證檢驗方法的科學性,花3年多時間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們覺得是很值得的,我們對企業的訴求有了回應,也確確實實用我們的政策幫他們解決了發展道路上的問題。市場主體的活力,是在好的營商環境里持續迸發的?!?/p>
“走在前面提前洞察企業需求”,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圍繞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6.0版,已先后圍繞企業共性訴求推出多個優化營商環境的“硬舉措”,不斷提高企業感受度。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此次推出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改革,解決了食品相關產品中4類塑料材質安全性驗證的問題,有乙烯與1-己烯的聚合物這樣的常見食品相關產品生產所用到的材料,也涉及到像Tritan這種用于奶瓶、水杯生產的熱門新材料。這次推出的4個團體標準解決了調研過程中企業的共性訴求。
接下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還將繼續以需求為導向,結合企業共性、個性需求,拓寬補充檢驗方法的新項目,讓更多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能夠享受到改革給企業發展帶來的便捷?!皥F體標準”并不是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補充檢驗方法改革的終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總結評估并深化完善改革,推動改革的團體標準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復制推廣經驗,推動其轉化為 “國家標準”,讓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改革的“上海樣本”復制推廣到更廣區域,促進改革紅利惠及更多市場主體。
責任編輯:李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