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吸睛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迎來公眾開放日的文創第二天,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館(13號館)的產品參會側記梅州館現場,版畫、又吸木雕、金深石雕、圳文根雕、梅州足球元素、吸睛非遺元素、文創彩書IP、產品參會側記文化旅游IP等客家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又吸精心擺放在館內各個位置,金深吸引眾多觀眾、圳文采購商駐足欣賞、梅州購買。吸睛
參展商
推陳出新宣傳梅州
在客都文創產業孵化(梅州)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個個制作精美、可愛形象的冰箱貼、手辦、掛件、蓋章本、帆布包、衣服等客家文創產品,以及柚子風味黃酒等“自柚生長”柚系列深加工產品收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前來購物的顧客絡繹不絕,在展位前挑選自己想要的產品。“這次我們帶來了80多件客家文創產品,涵蓋客家美食、客家景點、客家非遺文化等類別,這兩天來咨詢、購買的客人和采購商團體持續不斷,參展的體驗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未來挖掘更多客家元素、創作更多文創產品的信心,進一步把客家文化帶‘出圈’。”該公司工作人員羅婉玲說。
客家文創產品讓觀眾愛不釋手的背后,除了家鄉情懷的加持,也是梅州參展商精心創作、推陳出新的成果。“今年的畢業生做了很多和梅州客家文化相關的創作,我們從中優中選優,選擇了幾組與梅州以及文博會關系比較密切的作品參展,包括以梅州志為核心創作的桌游,以及圍繞興寧花燈、大埔陶瓷、豐順埔寨火龍等客家文化創作的系列文創作品。”嘉應學院林風眠美術學院設計系主任王媛媛表示,通過參加文博會,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梅州、了解到梅州有這樣一群年輕的群體在用自己的創作宣傳梅州,同時也讓學生們的作品能夠進一步落地,為實現量產、量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現場參展的文創產品中,已經有兩組被企業買下,目前正在進一步接洽溝通。”
客家文創
借力文博會“出圈”
文博會作為一個充分展現文化自信的窗口,也成為越來越多參展商把握市場風向標、尋求新機遇、開拓新市場的平臺。“這兩天現場的反響非常好,之前我們帶來的作品多數是大件產品,根據這兩年的市場情況,我們及時調整了創作方向,聚焦客家元素進行融合創新,今年帶來了一系列創作周期較短、價格更加親民的小型產品,提高了產品的實用性,讓文創產品更好地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梅州市芳華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級工藝美術師蔣向華介紹。
“為了這次文博會,我提前幾天就做好了攻略,還特意帶著同學一起來參觀家鄉的展館,一進館內就被各式各樣新穎有趣的文創產品吸引,改變了以往對梅州文創產品的刻板印象,這里的每一個作品都非常有梅州特色,讓人有下單買買買的沖動。”老家在梅州興寧的東莞高三學生毛宇霖告訴記者。
此次深圳之行也讓時隔幾年再次參加文博會的梅州客家夢工廠文創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戰雄欣喜不已。“今年我們帶來的文創產品相比往年數量更多、類別更豐富、主題元素更凸顯,包括以中國客家博物館館藏文物打造的系列文創產品,以及根據林風眠IP設計打造的潮流文創。文博會自帶的‘流量’,以及現場的展示和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們的產品獲得了非常好的宣傳推介效果,現在已經陸續有全國各地的采購商找我們洽談合作事項,進一步拓展了銷售市場。” 謝戰雄說。
文、圖/梅州日報特派記者:賴運香
編輯:張曉珊
審核:張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