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東風東風雷諾向遠在巴黎的雷諾法方股東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僅布局兩款國產SUV的銷量前提下,累計銷量突破7.2萬輛,翻番創下雷諾中國業務區新高。明年道阻且長,上多SUV退燒、款新乘用車市場飽和、東風雙積分政策,雷諾大環境對東風雷諾并不友善,銷量同時產品陣容少等也成為其亟待解決的翻番問題。今年10月31日,明年東風雷諾的上多2022愿景綱要似乎提前給出了答案,未來5年內再推7款國產車(含3款純電動汽車)。款新東風雷諾常務副總裁翁運忠表示:“目前,東風國產雙車的銷量已超過72,000臺,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多。明年將發布120周年限量版車型。”
東風“成就”雷諾
大眾、通用等跨國巨頭的發展軌跡顯示,想要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國產化是必經之路。雷諾于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最多7款進口車型銷售的情況下,卻始終無法突破4萬銷量大關。2013年牽手東風汽車后,雷諾步入了在華發展的新階段。2016年3月首款國產車型科雷嘉正式上市,同年11月10日科雷傲上市,截止今年11月30日,東風雷諾僅用20個月的時間便實現了零至10萬輛國產車的突破。
2017年作為國產車型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截至12月26日,東風雷諾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7.2萬輛。對于明星車型科雷傲,翁運忠自豪地表示:“算上進口車的話,科雷傲已經有18萬車主了。18萬車主的選擇也是18萬個點贊和認可,畢竟銷量最終靠實力來說話。”與大眾、通用等跨國車企相比,雷諾中國市場的業務占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5年導入7款國產車
2017年,法系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跌入谷底,標致、雪鐵龍品牌大幅下滑,雷諾卻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高盧雄雞在華的新勢力。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得到雷諾集團的重視,2017年10月6日,雷諾集團推出“駕馭未來”計劃,業務增長快速的中國將成為其重點開發市場。
目前東風雷諾旗下僅布局2款國產車型,相比一汽-大眾、上汽通用等老牌合資車企,產品線單薄成為其最大短板,顯然這樣的產品陣容不能達到雷諾集團的要求,更不能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10月31日,東風雷諾發布了“駕馭未來”戰略關于中國的詳細框架——“2022愿景綱要”,宣布到2022年時將以SUV為中心,完善傳統燃油車、電動車產品布局,累計導入9款國產車型。從現有產品來看,這個新車計劃解讀為5年內再推7款全新國產車型更為合適。
借力創新營銷
產品問題解決后,如何讓消費者接受這個相對陌生的品牌?在創新營銷層面,東風雷諾的粉絲營銷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其中通過車友會傳播品牌的形式獲得年輕消費群體的認可。本次東風雷諾四周年慶典上,超過百位車主在現場進一步地了解到雷諾“Passion for life”(激情與生活)的品牌主張。
翁運忠表示:“品牌層面,2018年將是我們的品牌年。在雷諾品牌迎來120周年之際,我們會舉辦品牌盛典,發布限量版車型。此外,我們還會升級馬拉松營銷,冠名中國女足超級杯,舉辦F1品牌之夜等活動,通過體育和賽事營銷進一步釋放品牌激情和活力。”
挑戰與機遇并存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在上個世紀就啟動國產化的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三巨頭,而2016年才正式銷售國產車的雷諾勢必要為錯失戰略期的行為買單。在專屬產品規劃、渠道建設、品牌提升等方面,東風雷諾還有很多功課要補。與此同時,錯過野蠻生長期的東風雷諾還需要應對市場大環境的惡化。
2017年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同比微增2.3%,創10年以來的新低;即便是火爆的SUV市場,今年以來增速也不斷放緩。2018年,汽車購置稅等紅利將退市,同時在乘用車市場逐漸飽和、SUV退燒等因素影響下,主打SUV的東風雷諾市場壓力可想而知。
展望未來翁運忠表示:“東風雷諾會聚焦SUV市場,提升產品力,導入新車型。在網絡和銷售層面,以經銷商為客戶,幫助他們提升能力和效益。在企業層面,會通過整體組織的優化,進一步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對于東風雷諾來講,伴隨挑戰的還有市場機遇。近兩年來,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對于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雷諾品牌來講無疑是一大利好;充分利用好技術、設計優勢,這場消費升級浪潮或將成為東風雷諾的戰略機遇期。
標簽:翁運忠 東風雷諾 銷量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