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昱汝 徐蕓茜 北京報道
站在歲末之際,國經回望國企改革在2024年的濟年征程,圍繞推進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央企業或域中國資央企的并購報重組整合步伐顯著加快,換擋提速成效顯著。整合戰略
開年前兩周,提速中鎢高新、性新興產寶鋼股份、成重廣晟有色三家央企便率先啟動了市場化資產整合重組,拉開了全年并購重組的序幕。隨后,中國船舶、國藥集團、華潤集團、中國五礦、中國稀土等不同領域國資央企所屬上市公司也加速推進并購重組,進一步促進國有資本向優勢企業和主業集中。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出國有資產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施重組并購,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當前央企并購重組特別是實施專業化整合,央企圍繞主責主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優化資源配置,使國有資本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集中,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希望未來重組并購能夠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重組整合動作不斷
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和產業升級的深入推進,中央企業的整合與重組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2024年,央企整合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實現了加速奔跑,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兩家新央企相繼揭牌成立,標志著我國在數據科技和資源循環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今年以來,廣晟有色實控人由廣東省國資委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中國船舶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鞍鋼集團將控股凌鋼集團、華潤集團擬超百億元入主長電科技、保變電氣控股股東兵器裝備集團正與電氣裝備集團進行輸變電裝備業務整合……央國企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競相落地。
國家高度重視央企的整合與重組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僅今年,以4月印發的新“國九條”為指引,證券監管部門不斷完善政策,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支持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和“并購六條”等政策相繼落地,進一步帶動了新一輪的并購重組熱潮。
浙商證券對此表示,受益于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政策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鼓勵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并購產業鏈上下游資產,增強“硬科技”“三創四新”屬性,并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實施“綠色通道”加快審核進度。科技行業的并購重組有利于企業實現快速發展、跨越技術門檻,將成為并購重組的關鍵領域。
國資國企專家周麗莎對記者表示,通過并購重組,央企實現了資源的有效整合,優化了產業布局,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例如,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中國船舶擬吸收合并中國重工等案例都體現了資源整合的成效。重組后的央企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出更強活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未來,央企應繼續深化重組,優化產業布局,提升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央企應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新的增長點。央企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央企應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不僅‘重組’還要‘整合’,通過優化決策結構、改進經營模式等措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周麗莎進一步指出。
國有資本整合加速
重大資產重組中,國央企并購活躍度在提升。2024年,央企、地方國企平均并購金額分別為268.26億元、136.79億元,分別較近10年的均值增長129%和170%,增幅遠高于同期民企的12.9%,展現出國有資本整合加速的態勢。
地方國資國企中,安徽省計劃在2024年組建省文旅投資控股集團,并深化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四川省計劃新組建數字、科創投資、糧油儲備等省屬國有企業;江西省整合重組長天集團與江旅集團,聚力打造省級旅游龍頭企業和全省旅游產業“鏈主”企業。
這一方面符合國央企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的戰略需求,通過并購重組來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優化;另一方面凸顯了在復雜經濟環境下,國央企作為市場穩定器的重要作用,通過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周麗莎指出,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包括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地緣政治的緊張以及全球供應鏈的調整等,都對央企的運營和發展帶來了挑戰。通過重組,央企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應對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
“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產業升級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其重組可以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培育新興產業,淘汰落后產能,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央企在部分行業存在‘大而不強、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問題,重組有助于打破行業壁壘,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提升央企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周麗莎表示。
國務院國資委于12月23日至24日舉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總結2024年國資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五大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切實抓好國有企業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加快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
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企業經濟效益總體平穩,1月至11月實現增加值9.3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萬億元、同比增長2.2%,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持續提升,資產負債率總體穩定。
哪些產業將成并購重點?
近期,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并在各自優勢產業賽道上發力,積極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以助力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11月27日,北京證監局與北京市委金融辦聯合舉辦北京轄區并購重組座談會,會上由北京證券交易所等相關負責人介紹并購重組政策及并購市場情況,引導交易各方規范開展并購重組。
同日,深圳也推出了“并購重組14條”,提出到2027年底,推動并購重組市場持續活躍,完成并購重組項目總數量突破100單、交易總價值突破300億元,形成一批優秀并購重組案例。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深圳在金融科技、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先行先試開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
12月,《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發布并提出,力爭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點行業代表性并購案例。并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激活總資產超2萬億元;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梳理重點產業上市鏈主企業名單。
吳剛梁認為,國有企業在新時期要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明年的并購將主要發生在傳統產業升級、戰新產業和公益保障類等領域。
周麗莎強調,國資委將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的布局和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國內產業升級的需求,更多的央企將加入重組的行列中來,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同時,國資委也將繼續推動央企在并購重組方面的市場化進程,提升央企的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周麗莎對本報記者補充道。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