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 7月16日,大腦我市市場監管部門正式啟用“互聯網+”電梯智慧監管系統,電管系實現電梯全周期監管數據化、梯裝梯智統今標準化、上梅智能化。州電
“電梯智慧監管系統上線后,慧監可以在系統上查看全市電梯分布情況和維保情況,日啟特別是大腦對電梯維保人員有沒有到現場對電梯進行維保檢查、有沒有按期維保進行實時定位監督,電管系實現‘電梯一張圖’跟蹤監管。梯裝梯智統今”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科負責人表示,上梅該系統的州電上線有效解決了電梯維護保養環節“不到場、假工單、慧監假維保、日啟打卡式維保”的大腦問題。
電梯智慧監管系統可以查看全市電梯分布情況和維保情況,實現“電梯一張圖”跟蹤監管。
電梯智慧監管系統也獲得了電梯維保公司的支持和點贊。“系統上線后將大大提高維保的效率和質量,解決我們日常工作中管理電梯維保記錄單的一大難題。”廣東嘉奧電梯有限公司維保人員楊輝元向記者介紹道,該系統實現了電梯維保記錄單的云端管理,在整理歸檔維保單的環節上能節省不少人力,在制定維保計劃上也實現了便利。此外,電梯使用管理者和使用人也可以通過“一掃知”掃描二維碼了解任何一臺電梯的相關信息、檢驗維保等安全狀況。
電梯維保人員對電梯進行維護檢查后,需至少拍攝3張電梯實時照片上傳系統(機房、轎頂、底坑)。
據了解,我市目前有15000多臺電梯,幾乎占我市特種設備總數的四分之三。電梯的維護保養是保證電梯安全運行的最重要環節,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電梯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維護保養。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從今年2月份起,就電梯智慧監管系統建設問題進行了全方位調研,結合我市實際,確定了我市電梯無紙化維保系統的建設方案,印發了《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全面推行電梯無紙化維保工作的通知》,明確時間節點、階段工作要求。在經過初期準備和試運行后,目前接入電梯智慧監管系統的電梯超過全市電梯數量的90%,已經具備投入正式運行的條件。電梯智慧監管系統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后,利用“互聯網+監管”,將對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起到促進作用,織牢織密我市電梯監管的安全網。
圖/文:梅州日報見習記者 何梓瑜
編輯:李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