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大蒜洋蔥加熱后,洋蔥會成致癌物?
幽幽樂 2016-02-25 17:46:11
大蒜、加熱洋蔥常被用來爆香提味、癌物增添香氣,大蒜是洋蔥家庭主婦不可或缺的辛香料之一。可是加熱近來有網絡傳言指出:“大蒜、洋蔥加熱后,癌物會變成致癌物”,大蒜讓網友陷入恐慌。洋蔥對此,加熱營養師表示,癌物大蒜、大蒜洋蔥會不會產生致癌物,洋蔥其實關鍵在於料理方式及溫度的加熱不同!以一般水炒的烹調方式處理,並不會產生致癌物質。但若經高溫油炸方式處理,像是蒜酥片、油蔥酥或洋蔥圈等,就可能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
高溫油炸、燒烤食物 小心吃進致癌物
對人體相當有益的大蒜、洋蔥,加熱后真的會致癌嗎?營養師表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可能是食品中的胺基酸與還原醣,經超過攝氏150度的高溫烹調,像是油炸、烘焙、燒烤、烤烘等方式處理下,經梅納反應所生成,且隨著溫度的升高,丙烯醯胺的含量會越多。丙烯醯胺在1994年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列為“2A類可能致癌物”,2A類致癌物指的是該物質經動物實驗證實具有致癌性。
常見油蔥酥、洋蔥圈 恐含致癌物丙烯醘胺
營養師指出,大蒜、洋蔥屬蔬菜類食物,含有胺基酸以及寡糖,寡糖屬于還原糖的一種。還原糖包括如葡萄糖、果糖、甘油醛等的所有單糖,以及乳糖、麥芽糖和寡糖。大蒜、洋蔥在一般加熱烹調的情況下,並不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醘胺;但若是經高溫油炸過的蒜酥片、油蔥酥,或是爽脆可口的洋蔥圈,就可能導致梅納反應,產生丙烯醘胺,建議民眾食用時要有所節制。
日常飲食若要避免吃進丙烯醘胺,根據衛福部食品丙烯醯胺含量之背景值資料庫的數據指出,各類食品中以油條、炸薯條、炸地瓜、洋芋片、爆米花、杏仁果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較高,提醒民眾要盡量減少攝取。
洋蔥生吃營養素更多 降膽固醇、防骨松一把罩
營養師表示,其實只要以適當溫度烹調,洋蔥、大蒜的營養價值相當高。切菜時容易逼人落淚的洋蔥,對身體的好處相當多,洋蔥含硫化丙烯、檞皮黃酮、類黃酮素,具殺菌、降血脂、膽固醇和防骨質疏松的功效。
不過,許多神奇療效的傳言,例如能抗癌,則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尚未有大型的人體實驗證明。此外,洋蔥生吃效果佳,炒時不宜炒得過久,以免流失營養成分。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立即與微微健康網聯系。
查看更多: 致癌 大蒜 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