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在改變人們的滲透釋放生活,從傳統被動式接受到更具自主意識的抱團主動達成,這是頭抱團釋任何新生技術誕生的魅力所在。彩電領域中,智能縱深智能電視從無到有,電視大屏已經扎根普通家庭的加速巨頭T巨價值日常生活,極富存在感。

據報道稱,工信部提出,將支持智能傳感、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技術在智能家居產品,特別是智能電視中的應用,提升產品的智能水平、實用性與安全性。到2020年,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將達到90%以上。
當前,智能電視在消費市場隨處可見,也成為不少家庭更新換代與品質消費的首選。據《2017年度家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1-11月,智能電視生產數量為9795萬臺,同比增長6.1%,占彩電產量比重的62.9%,智能電視已成為整個彩電領域家庭購買的主流。
在這之前,傳統液晶電視替代CRT電視廣受青睞,而短短幾年過去,智能化時代到來,使得配有智能操作系統、有著更好體驗的智能電視,開始取代傳統液晶電視成為市場標配,電視機的智能化逐步影響著人們的客廳娛樂生活。
AI技術應時而興,賦能智能電視
仔細思考,智能電視真正獲得快速普及也就是在這三五年,一方面,電視屏幕越做越大,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AI)為基礎的新交互方式問世,迅速賦能智能電視,為身陷囹圄的智能電視市場提供了新的興奮點。
2016年,推出全球第一臺人工智能電視之后,便開啟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產業落地的先河。隨后10多個電視品牌,相繼推出自家的人工智能產品,AI技術逐步在家電領域應用開來。直到今天,以AI為主打概念的智能電視產品依舊十分火爆,從最初的語音識別到現在的人工智能交互系統平臺,電視大佬們不斷挖掘人工智能電視的體驗可能性,為智能電視更好、更快速的入戶提供了機會。
正如業內對智能電視最初的期望一樣,AI賦能智能電視,更多的是要將其打造成為智慧家庭的中控平臺,而這一愿景的實現,就要求人工智能電視具備自然對話、檢索平臺、數據成長,以及電視大屏顯示、感應與學習等特征,讓用戶得到更便捷、整體智能生活體驗。從去年開始,諸多電視企業都開始謀劃更大的智能棋局,主要方式是以智能電視為中心,逐漸放射至其他場景中,這無疑成為電視巨頭們轉型智能的新增長點。
消費升級背后,泛娛樂經濟提速
當然,作為消費市場的重要環節,消費者的熱情直接影響了電視行業的發展進程。沒有消費者的青睞,智能電視談何進入發展快軌?人工智能電視又怎能扮演交互中心的重要角色?幸運的是,當前我國正值消費升級浪潮中,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理念及方式每天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壯大后的泛娛樂經濟開始提速,正影響著以智能電視為首的產業走勢。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居民的消費結構開始升級,處于以發展性消費為主的階段。從長期來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規模將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趨勢,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經濟全球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消費的空間十分巨大,預計未來10-20年,城鄉居民消費需求依舊會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具體消費變革上,消費者對實物型消費比重開始減少,對精神文化、娛樂消費在增加。有數據顯示,2014-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文化和娛樂消費支出消費增速分別為9.9%、12.2%、11.1%,顯著高于其他支出9.6%、8.0%、8.6%的增速。其中信息和家庭娛樂商品的更新換代產品,成為消費支出中增速較快的項目,消費升級帶給我國與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行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此外,80/90后年輕一代開始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個性化、娛樂化消費甚囂塵上。《2018泛娛樂產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預計占數字經濟的比重將會超過1/5,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消費升級與泛娛樂消費的同步遞進,將極大促進大屏客廳娛樂產業的發展。優質硬件功能體驗下的智能電視,被賦予更豐富、差異化的內容資源之后,將推動客廳娛樂經濟真正爆發。
巨頭抱團,釋放OTT大屏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混淆智能電視與互聯網電視的概念,認為智能電視就是互聯網電視,事實上并非如此。所謂智能電視,是搭載有智能系統的電視;所謂互聯網電視,則是具備網絡功能功能的電視,表現為可連接網絡看網絡電影。盡管二者概念不盡相同,但二者卻是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配有前沿智能系統,又能連接網絡觀看資源豐富的節目,這是當今智能電視普遍的產品形態,這背后的OTT大屏價值被提及,甚至AI深度賦能后,OTT大屏的價值將再度被無限放大。
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12月底,OTT終端激活量已達1.68億臺。基于如此量級的用戶,2017年廠商、媒體通過運營,給 OTT廣告帶來9億+CPM廣告庫存,并實現26億的OTT廣告收入,年增長 168%;而媒體通過會員服務,也實現13億+收入。OTT市場在2017年迎來了一波小高峰。
伴隨AI技術的深度植入,智能電視所呈現的自然交互、個性推薦等功能,將極大促進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電視應用服務,為用戶帶去更優質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