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育放射師
「照X光不是拍牙對身體不好嗎?」、「照這個對小朋友的光片發育會不會有影響?」、「輻射會不會留在身體裡面?」當牙醫師告訴爸爸媽媽要幫小寶貝拍X光片時,卻擔爸爸媽媽會有諸如此類的心輻憂慮。
孩子年紀小,射張抵抗力相較於成人弱,劑量機身體各方面也還在成長發育,等同一定要拍X光片嗎?
拍攝X光片是趟長途飛小朋友要克服的難關,過程中因為需固定和咬住東西,拍牙可能有一點點不舒服,光片例如噁心感、卻擔有一點痛等等。心輻不過,射張大部分3歲以上的劑量機小孩都可以配合。
既然會不舒服那為什麼還要拍呢?因為一些細小的等同蛀牙,光用肉眼是無法檢查到的,需要X光片的幫忙將它們一網打盡。
小朋友看牙醫需要拍哪些X光片?分別有什麼用?
帶小孩去看牙醫時,可能會拍到以下X光片:
- 咬翼X光片(Bitewing X-rays):讓醫師評估上顎及下顎的牙冠部分,特別是可以找出牙齒與牙齒接縫處的蛀牙。

上圖為右側咬翼X光片,上排與下排的臼齒之間有明顯的缺角現象,那些其實就是蛀牙喔。
- 根尖X光片(Periapical X-rays):顯示出整個牙齒、牙冠、牙根尖及牙齒周圍的骨骼組織,可以用來評估牙齒蛀牙的範圍與深度。

上圖為右側上排根尖X光片,紅圈缺角處為蛀牙的位置,可以看出蛀牙範圍與深度。
- 咬合面X光片(Occlusal X-rays):拍攝範圍涵蓋整個上顎或下顎牙齒的咬合面。

上圖為下顎咬合X光片,可以看到右側中門牙與側門牙之間,以及乳犬齒及第一乳臼齒紅圈處為蛀牙的位置。。
想要擁有健康的牙齒,小朋友應該多久拍一次X光?
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AAPD)的建議,容易蛀牙的小朋友屬於高風險族群,應該每半年接受一次X光檢查。一般小朋友的話,至少一年接受一次X光檢查。
除了請醫師檢查蛀牙,必要的時候,利用X光片可以做更好的診斷。
有些家長會擔心輻射劑量的問題,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公告的醫療游離輻射劑量比較圖(下圖),可以看到圖片最左邊是牙科X光所使用的輻射劑量,僅有0.005~0.01毫西弗,也是所有醫療輻射中劑量最低的。

圖片來源:行政院原能會

經由牙醫師專業評估,視臨床需要安排X光檢查,劑量也會依小寶貝體型以及年齡做調整,加上穿戴鉛衣保護生殖部位,使用在小寶貝的身上是安全無虞的。
常常聽到牙醫師安撫家長時,舉例指拍牙科X光片的輻射劑量,比坐一次飛機還要低。醫生說的低,到底有多低?我們可以拿搭飛機時接收的輻射劑量做比較:
- 往返臺北-美國的飛機=0.09毫西弗
- 牙科小張X光片=0.005毫西弗
也就是說坐一次飛機相當於拍攝18張小張牙科X光片。
我在協助拍X光片時很常遇到家長擔心:「多張累積下來,會不會造成小寶貝的傷害呢?」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第103號報告指出,100毫西弗以下的劑量(包括一次或多次)不會造成臨床上的功能損害。
同樣以牙科小張X光片為例,你需要拍攝2萬張才會超過100毫西弗的有效劑量限值。一般情況之下,要拍到2萬張也是蠻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媒體流傳許多錯誤資訊,讓爸爸媽媽對於輻射劑量過度擔憂。實際上醫療院所用於檢查的劑量相當的低,又能讓牙醫師仔細把蛀牙通通揪出來,所以放心把小寶貝的牙齒健康交給我們吧!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