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新藥力壓特斯拉!香餑餑投資者偏好轉移,新型如何影響美股市場?
一財網01.3014:40
成為美股投資者最新的減肥偏好后,新型減肥藥卻并未如市場此前擔憂的藥成那樣沖擊食品飲料、醫療器械類股。美股
突然之間,投資新型減肥藥取代了電動汽車,眼中成為美股投資者眼中2024年初的香餑餑“香餑餑”。受此影響,新型新型減肥藥市場領軍者禮來(Eli Lilly & Co.)的減肥市值近期超過了特斯拉。
不過,藥成原本被擔心將受到新型減肥藥更大沖擊的美股美國食品飲料和醫療器械行業類股卻并未受到過大影響,相關擔憂也逐漸緩解。投資
禮來市值超越特斯拉
上周,眼中受投資者對其增長放緩的香餑餑擔憂拖累,特斯拉市值在財報公布前后縮水了約800億美元。在上周四的財報公布日,特斯拉更給出了盈利警告,稱今年的擴張速度將“明顯更低”,令其股價單日下跌12%,市值跌至約5800億美元。而對禮來研制出新型減肥藥和的預期推動其股價飆升,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市值升至逾5950億美元,超越特斯拉。
特斯拉曾是標普500指數市值排名第五的公司,但如今卻在努力保持前十,敗給了禮來和博通股份。
在分析師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美股投資者興趣的轉變,他們似乎不再對電動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鼓吹的“未來電動車將取代傳統油氣車,因而需求量、購買量大有潛力”的說辭買賬。相反,所有與新型減肥藥進展有關的“故事”受到了投資者青睞。
券商 的首席策略師索尼克(Steve )稱:“投資者向來傾向于追隨大趨勢。在某一個時間點上,這一趨勢是電動汽車和特斯拉。而目前,更吸引投資者的趨勢變成了人工智能(AI)和GLP-1新型減肥藥。”
在去年上漲59%后,禮來的股價在2024年開年又已上漲了7.7%,和的銷售額預計將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不僅是禮來,諾和諾德的新型減肥藥也使這家丹麥公司一躍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
高盛此前發布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減肥藥市場的年銷售額有望從目前的約6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左右,其中禮來與諾和諾德擁有“先發優勢”,預計“在未來五到七年將繼續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基本保持雙頭壟斷”。
同時,高盛分析師德萊尼(Mark )表示,無論是在汽車交付量還是利潤方面,增長放緩都將對特斯拉的股票造成影響,其股價在1月下跌了逾四分之一以上,成為2024年迄今為止七大科技巨頭中唯一一只下跌的股票?!叭绻阋恢痹谪溬u一個未來的愿景——公平地說,這個愿景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很有效——但你不愿為不久的將來的情況提供任何具體的指導,這將打擊你的股票?!彼Q。
沖擊擔憂消散
在1月于舊金山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健康(JPM)大會上,摩根大通的醫療器械行業分析師們表示,預期中關于新型減肥藥沖擊醫療器械、食品飲料股的討論并未出現?!爸x天謝地,我們沒有聽到相關討論,看來對于新型減肥藥潛在影響的恐懼和恐慌泡沫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破裂。”該行分析師團隊稱。
去年秋季,一場圍繞著新型減肥藥行業興起對醫療器械和食品飲料股潛在影響的討論愈演愈烈。這場討論最初由美國銀行在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長篇報告點燃。報告稱,隨著新型減肥藥引發消費者食欲減少,零食、餐館、煙草、游戲、服裝和食品零售公司的銷售額可能會下降,并導致相關企業股票前景暗淡。受這場討論熱潮的打壓,投資者在去年最后一個季度大幅拋售了相關板塊股票,并導致醫療器械、食品、飲料和餐廳股票出乎意料地波動。
具體而言,此前對于GLP-1影響醫療器械行業的擔憂邏輯在于,更有效的減肥藥意味著減肥手術減少,同時該藥物促進胰島素生產的功能也會消除對血糖監測設備的需求,從而對醫療器械行業產生沖擊。
但事實恰恰相反,新型減肥藥流行表明人們對跟蹤自己的健康狀況越來越感興趣。德康醫療()和雅培()等連續血糖監測(CGM)器械制造商的報告稱,由于GLP-1的使用,人們對該設備的興趣反而激增。“公司數據顯示,使用GLP-1的人實際上比不使用GLP-1s的人更頻繁地使用Libre。”雅培的首席執行官福特( Ford)在上周的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2023年最后一個季度,醫療器械銷售強勁。他認為這一趨勢仍將繼續。
Libre是雅培的旗艦動態血糖監測系統(CGM),2023年銷售額為54億美元,同比增長24%。雅培財報顯示,該公司去年各產品總銷售額為401億美元。
同樣曾經被市場擔憂受到沖擊的食品飲料行業也安然無恙。今年開年后,在GLP-1主題受歡迎程度并未下降的同時,麥當勞(MCD)、國際餐廳品牌(QSR)、百勝餐飲(Yum)、溫蒂(WEN)和(CMG)等連鎖餐廳企業的股價也已從此前的下跌中恢復。
去年12月,麥當勞CEO凱賓斯基(Chris )稱,“沒有人能夠斷定未來會有如何影響,但我們至今還未看到GLP-1的影響。”麥當勞去年第三季度的業績顯示,門店銷售額增長了8.1%,還計劃以創紀錄的規模擴張餐廳。達美樂和Papa John's的高管們也表示不在意新型減肥藥的沖擊。
投行TD Cowen的分析師查爾斯( )將快餐連鎖店類股票的估值從6個月低點反彈歸功于“更冷靜的GLP-1敘事”。他補充稱,該行業還會受益于“利率水平上升放緩”和“投資者對2024年消費者支出預期的樂觀情緒增強”。
瑞銀的分析師基格( )也表示,去年12月美國快餐和休閑餐飲的需求保持“穩定”。數據顯示,去年12月,餐廳支出同比增長12.5%,高于11月的12.4%。基格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消費者對餐廳的基本需求和在總體消費中的占比將保持很大的彈性。”
業內人士分析稱,有兩個因素避免了餐飲企業的悲觀預期。其一,一些消費者在服用新型減肥藥后,出現了惡心和頭暈等副作用,導致他們在一年內停止服藥。其二,這類藥物價格不菲,且不納入基本醫保,因此患者通常只會先花費約1000美元,購買一個月的供應量。
餐飲企業的前CEO 莫里森( )稱,“長期服用這些減肥藥真的很困難,尤其是對低端消費者來說。這使餐飲行業多年來越來越注重健康因素,因而有機會為消費者提供更負擔得起的、新鮮食品選擇。”
此外,盡管GLP-1研發取得了進展并成功點燃了投資者熱情,但也并非所有醫藥公司都愿意追逐這一趨勢。包括賽諾菲(SNY)在內的一些大型制藥公司在十多年前退出了這一領域,眼下,這些企業并不認為自己能打破這一領域的雙頭壟斷局面。賽諾菲的CEO哈德森(Paul )在JPM會議上表示:“盡管我們對新型減肥藥也有很大興趣,但我們無法回到過去。在某些龍頭企業已經做了六七年的研發后,我們難以趕上他們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