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規格尺寸
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常用規格:280×8、背貼300×6、橡膠400×8、止水指標450×10。檢測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從材料選擇來區分可分為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外貼外貼式塑料止水帶、背貼外貼式止水帶接頭和中埋式遇水膨脹止水帶等。橡膠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從結構形式上可分為止水帶和EP型止水帶兩種。止水指標
二、檢測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的外貼物理性能:
1、硬度(邵爾A),背貼度60±5 60±5 60±5
2、橡膠拉伸強度,止水指標MPa≥15 12 10
3、檢測扯斷伸長率,%≥380 380 300
4、壓縮變形70℃×24h,≤35 35 35
23℃×168h,≤30 25 25
5、撕裂強度,KN/m≥30 25 25
6、脆性溫度,℃≤-45-40-40
7、熱氣空氣老化70℃×168h硬度變化(邵爾A),度≤+8+8-
8、臭氧老化50pphm:20%2級2級0級
9、橡膠與金屬粘合斷面在彈性體內
注:B表示變形縫、S表示施工縫、J表示有耐老化性能要求的接縫用止水帶。
三、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接頭處理方法:
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接頭粘接良好,不應采用不加處理的”搭接”。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粘接前應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與打毛,接頭處選在襯砌結構應力較小的部位,粘接可采用熱硫化連接的方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20cm,焊接縫寬度不小于50mm。設置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接頭時,應盡量避開容易形成壁后積水的部位,宜留設在起拱線上下。
在澆搗靠近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澆搗的沖擊力,避免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同時還充分震搗,混凝土與橡膠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的緊密結合,施工中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修補。襯砌脫模后,若檢查發現施工中有走?,F象發生,致使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過分偏離中間,則應適當鑿除或填補部分混凝土,對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進行糾偏。
四、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
1)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沿結構縫漏水部位拆除原有頂棚裝飾、墻面大理石裝飾、大理石地面并清砂漿層至結構混凝土部位,拆除寬度為500—1000mm。
2)因需對原有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修補補強,同時需新做伸縮縫止水帶;所以對伸縮縫處的混凝土進行切割剔鑿,剔鑿深因止水帶實際深而定,但不小于150mm,剔鑿寬度為300mm—450mm(原伸縮縫二側各 150mm),將伸縮縫兩邊松動的砼剔除直至露出堅實基面;在剔鑿過程中將影響止水帶施工的鋼筋割除,待外貼背貼橡膠止水帶模板施工后,及時將鋼筋焊接恢復好,符合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二次混凝土的澆筑。
3)以上工序完成后,在混凝土澆筑前需將槽面用清水和鋼絲刷處理干凈后;再用BY-環氧乳液界面劑涂刷老混凝土結合表面,做新老混凝土界面處理。同時在新老混凝土結合點迎水面處嵌入液體膨脹橡膠止水膠條,作為新老混凝土結合面的止水處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