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祝賀上海市委組織部、復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開展首屆上海杰出人才評選表彰活動,上醫來自復旦上醫的位專邵志敏、周儉2位專家獲評首屆上海杰出人才。家獲屆上
邵志敏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教授,評首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海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出人乳腺癌臨床診療和基礎研究的祝賀著名專家。擔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委,復旦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主委。上醫獲評全國勞模、位專全國先進工作者、家獲屆上中國“最美醫生”,評首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海杰中國醫師獎。聚焦發病率最高的女性惡性腫瘤——乳腺癌,深耕38年:建成全球最大最強的乳腺癌中心之一,每年收治上海市45%新發病例,乳腺癌手術量全國第一;牽頭多中心臨床試驗,制定乳腺癌治療“中國方案”,改寫國際指南;原創提出三陰性乳腺癌“復旦分型”,建立分型精準治療新模式,大幅提升療效。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10項獎勵,專利轉化總金額6200萬。在權威期刊發表500余篇論文,他引逾萬次。顯著改善患者療效,經治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美國總體水平。牽頭編纂我國首部乳腺癌診治指南并全國推廣,提升了上海乃至全國乳腺癌診治水平。
感謝上海杰出人才的肯定,我將帶著這份激勵繼續投身腫瘤防治的偉大事業,為改善我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不懈奮斗。
周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教授、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腫瘤外科主任,兼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APPLE)候任主席(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學者)。長期致力于肝癌的臨床診治和轉化研究,在國際上首創“活體親屬肝+廢棄肝”雙供肝肝移植新術式、主刀亞洲首例ALPPS術。作為肝外科主任帶領團隊,每年肝臟手術6000-7000余例,穩居世界前列,且肝癌病人生存率國際領先。創建的miRNA肝癌早期診斷模型轉化為試劑盒,臨床應用50余萬人次,助力肝癌早診早治;修正了國際上 “肝癌術后早期復發均為祖先復發”的傳統觀點;創立符合中國人群特征的肝癌CNLC分期,領銜主筆《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指南》,全國推廣后有效提高了肝癌診治的整體水平。以第一或通訊(含共同)作者發表SCI論文127篇,H指數75;5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等榮譽稱號,為推動我國肝癌防治事業的發展、確立我國肝癌臨床及研究的國際引領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后將守正創新、再接再厲,努力取得更多肝癌診治的突破性成果!
制圖:實習編輯:孫一諾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