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兒童學英語最大的中國問題是什么?
兒童英語教育是一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下一代成長的嚴謹科學,現在的兒童家長對兒童英語教育都極為重視,但有許多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家長們,學英兒童學英語最大的語最問題什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學好英語。
著名中小學英語教育專家、問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認為:“中國兒童學英語最大的中國兩個問題是輸入量不夠和接觸頻度不夠。”
01
輸入量
雖然人們經常吐槽,兒童學了十幾年英語,學英還是語最不會說,但是問題,仔細回憶一下,中國不難發現,兒童我們并沒有像職業運動員那樣,學英十幾年如一日地專注于一件事情上。語最事實上,問題對于精通一項技能而言,我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具體來說,就是輸入量不夠。
為了應對考試,我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能夠立竿見影的刷題上了,而英語語料的輸入嚴重不足。眾所周知,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僅靠課本上的幾篇豆腐塊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北京四中國際部校長石國鵬, 為高一學生制定的閱讀目標:每年閱讀5000頁英文原版書,約合20本英文書。平均下來,兩個星期要讀一本英文原版書。
即使如此,這樣的閱讀量,與國外名牌大學的閱讀要求---一周兩本左右,仍有巨大差距。
英語輸入量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聽力輸入量。
中國父母學英語感受最深的,莫過于“聾啞英語”了。所以,現在的父母普遍比較重視孩子的聽力輸入,俗話叫灌耳音,或叫磨耳朵。
從英文兒歌開始,兒童學英語,到繪本或分級讀物的音頻輸入,內容非常豐富。有的時候,真的非常羨慕現在的孩子,有這么好的條件,生逢其時。
所以,上了小學之后,在一個班上,你可以明顯地看出,兒童學英語之間英語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聽力輸入量方面。從小堅持磨耳朵的孩子,聽說能力占有明顯的優勢,上課反應比較快,學英語的自信心也相應地增加了。
第二,閱讀輸入量。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孩子,別說英語閱讀量了,中文書的閱讀都在日益減少。比起文字閱讀,手機的誘惑力明顯要更大一些。
其次,學生的課外時間都被背單詞和刷題占據了,真正能夠堅持英文閱讀的孩子少之又少。刷題可以暫時提高學習成績,而閱讀才能真正提高英語水平。
因為每天寫文章,我對閱讀的重要性深有體會。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寫作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出來的東西猶如無病呻吟。當然,除了閱讀之外,人生閱歷和勤于思考也是獲得讀者共鳴的重要基礎。
閱讀可以拓寬孩子的眼界,延伸孩子思想的深度。
從英語考試的角度來說,外刊文章成為高考英語的重要題源,英語原版書籍和外刊的閱讀量,無疑是提高英語成績的終極保證。
陪伴孩子進行家庭英語啟蒙的父母,都應該非常清楚:從英文繪本閱讀到原版小說閱讀,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2
接觸頻度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兒童學英語疏于管理。有空的時候就多學一點,沒有時間了就只好放任自流。用教育專家龔亞夫的話說,叫“接觸頻度不夠”。
這個道理淺顯易懂,接觸英語的頻度太低,遺忘得就非常快。畢竟,我們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如果不能保證每天持續地輸入英語,就很難在頭腦中形成長期記憶。
要想提高“接觸頻度”,必須制定一個學英語的計劃。我家使用的“每日任務清單”法,將每天要聽和讀的內容列出來,完成一項內容劃一個勾,既增添了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又提高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俗話說,重復是記憶之母。這句話用在兒童學英語上,非常適用。每天聽或閱讀英語書屬于接觸英語,但是真正提高英語水平的方法,應該是同一個材料的“接觸頻度”,即重復的遍數。套用李陽的名言:天才就是重復遍數最多的人。
伊萊教育致力于讓3-15歲孩子的英文學習水平達到美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同步標準,以滿足孩子在國際學校求學、赴英語國家留學深造或移民入學的語言能力要求。伊萊英語采用全外教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技能,讓孩子可以自主學習并用英語拓展更廣闊的知識面,讓孩子成為具備卓越英語溝通和思考能力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