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看來,鄭顥中國狀元有人能成為皇帝的史上女婿,那可是駙馬祖上積了八輩子德才換來的榮華富貴。可是鄭顥中國狀元,那些寒窗多年終成國家棟梁之材的史上士子們又為什么都不愿意當(dāng)駙馬爺呢?這個中到底隱藏著什么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駙馬民間傳說往往將讀書人中狀元、鄭顥中國狀元當(dāng)駙馬視為最美好的史上結(jié)局,歷史上關(guān)于狀元駙馬的駙馬戲劇、傳奇,鄭顥中國狀元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史上至今仍有很多耳熟能詳。駙馬如《秦香蓮》《女駙馬》等等。鄭顥中國狀元但真實(shí)的史上歷史上卻并沒有出現(xiàn)過那么多的狀元駙馬。唐代會昌二年(842),駙馬壬戌科狀元鄭顥是中國科舉史上惟一貨真價實(shí)的狀元駙馬。
鄭顥出自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滎陽鄭”,祖父當(dāng)過宰相,父親官至兵部尚書。這樣的家世,再加上金榜高中,很快就被宣宗指派為萬壽公主擇婿的宰相白敏中看中了。不巧的是當(dāng)時鄭顥已經(jīng)請假,赴楚州(今江蘇淮安)贏取未婚妻,白敏中想了又想,然后一紙“堂帖”將鄭顥追了回來。
鄭顥得知被選為駙馬以后,十分意外,甚不樂意,但君命難為,還是與公主成了婚。那么找誰出這口怨氣呢?三人與此有關(guān),宣宗、萬壽公主以及宰相白敏中。
找宣宗?恐怕沒這個膽量。鄭顥對老丈人還是很有好感的,而宣宗對這位女婿也很看重。宣宗只比鄭顥大七歲,喜好文學(xué),非常重視科舉考試,與正宗科舉出身的女婿自然有共同話語了。史料記載,宣宗與鄭顥常常談詩論賦,研究科舉考試,鄭顥在宣宗在位期間也主持過科舉考試。另外在宣宗去世后,鄭顥悲痛萬分,經(jīng)常夢中與宣宗吟詩唱和,并且不多久就追隨宣宗去了。可見鄭顥對這位老丈人沒有怨言。
那就找萬壽公主?恐怕也不敢,唐朝的公主可是出了名的強(qiáng)悍,駙馬很少敢招惹。駙馬又不是公主自己選的,自然沒法拿人家出氣了。另外宣宗經(jīng)常教導(dǎo)公主要遵守婦道,估計(jì)看在老丈人的份上,鄭駙馬有怨氣也撒不出來。
前面兩位惹不起,怨氣自然就全撒在“大媒人”白宰相身上了,鄭駙馬的“怨氣”可不一般,從《東觀奏記》中的記載可見一斑。從此以后,他就對自己的“大媒”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暗中向皇帝說他的壞話。另外,狀元難以成為駙馬,也與古代的早婚習(xí)俗有關(guān)。舊時公主往往15歲左右成婚,而絕大多數(shù)讀書人在中狀元之前早已經(jīng)結(jié)婚了。
趣聞解密點(diǎn)評:并不是所有的狀元都以當(dāng)駙馬為榮,當(dāng)然,歷史上狀元駙馬也是僅此一例。“娶婦得公主,甚可畏也”這是一般士人的心態(tài)。公主那是誰,皇帝的女兒,金枝玉葉,驕氣十足,盛氣凌人。關(guān)鍵是,稱為駙馬后,無論是出入,還是起居都不得自由,一般士人很難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