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2021年省級文化示范戶名單
2021年省級鄉村文化能人名單
胡娟梅,1978年出生,教師,現工作于許村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胡娟梅熱衷于農村群眾文化,是村級文藝輔導的骨干力量。多年來,她輔導過的作品在市、鎮級文化藝術節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金惠民,1962年出生,現任許村鎮文聯書畫影協會會長。金惠民長期參加海寧市、許村鎮及各單位組織的公益文化活動,堅持“送春聯活動”30余年,并組織書畫愛好者30人隊伍不定期進行書畫創作。
△酈霞(中間)
酈霞,1965年出生。酈霞多年來一直擔任長安虹橋越劇團負責人,每年開展文化下鄉、公益演出。致力于基層戲曲文化的傳播和繁榮,積極編創各類戲曲節目、小品。
朱振明,1970年出生,現為海寧市周王廟小學教師。朱振明一直生活在鄉村,熱心于鄉村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他具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專長,有較強的組織策劃能力和號召力,是村里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陸愛萍(右二)
陸愛萍,1969年出生,現任聯豐村戲劇團長,聯豐村舞蹈隊、合唱隊副團長。2017年至2020年參加文藝志愿者組織的跨市鎮村文化走親演出30余場。排練的小品、舞蹈多次獲獎。
楊敏健,1973年出生,就職于海寧華燈會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楊敏健1994年開始跟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寧皮影戲傳承人王錢松開始學習剪紙與海寧皮影戲影偶制作,同時也從事燈彩設計制作,已經從業27年。
徐榮,1956年出生,現就職于海寧市藝術皮貼畫社。徐榮是海寧非遺皮貼畫代表性傳承人,長期從事工藝美術的創作與制作,尤擅長以皮革作畫。表現形式主要為立體、剪紙及雕塑等類型。徐榮藝術皮貼畫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李小英,1973年出生。2007年,她成為了濮橋村文化活動中心一類文化管理員。她舞蹈、音樂、美術、小品、朗誦等樣樣出色。為了做好文化陣地工作,她有自己的想法:抓好文體隊伍,不斷創作文藝作品。
朱琳燕,1988年出生,現任海寧市黃灣鎮大臨村村民委員會文化管理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她積極投入非遺的學習與傳承工作中。2017年,她向嘉興市第三批非遺傳承人鄔韻生拜師學習,學習非遺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彩印花布印染技藝。
葉鋒,1975年出生,現擔任長田社區和硤石街道公益少兒書畫班輔導老師。葉鋒8歲開始學習書畫,30多年來,他創作出無數優秀作品。葉鋒同時也是長田社區的鄉賢,提出并正式成立了長田書畫院,為青少年提供書法、國畫、素描課等課程。
△王海琴(右二)
王海琴,1977年出生,現任海寧市海洲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教師。王海琴一直致力于皮貼畫的傳承與普及。接下去,她將繼續做好皮貼畫教學推廣與文創產品的開發,讓皮貼畫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居民家中書房、案頭的時尚裝飾品,成為非遺“金名片”。
殷曉虹,1975年出生。一路走來,殷曉虹獲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不計其數。2011年10月份,殷曉虹到海昌街道擔任文化管理員,便建立起了一支戲曲隊伍。2018年,央視戲劇頻道戲曲采風欄目千里迢迢趕來海寧,拍攝了整整4天的專題片。
肖計根,1963年出生。肖計根愛好戲曲,為了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他于2011年7月組建了“海寧馬橋先鋒戲曲團”,并榮升為嘉興市首個民間文化團體。十年來,戲曲團共參加各類文化走親、下鄉演出等各類活動500多場次。
錢水林,1957年出生,錢水林從小就喜歡書法,還會彈彈吹吹,他多次參加村、街道、市里的各類文化活動。他還擔任了馬橋街道書畫協會的會長,主持村社、街道活動和培訓次數50場次。
王麗琴,1964年出生,現任職于海寧市硤石街道燈彩公益服務中心 。王麗琴自制針刺《九步八法》純手工針刺“愛心燈”微課,編制教材《一起跟我學燈彩》5000冊,內容易學易懂。此外,她創燈彩新培訓形式,增強非遺傳承吸引力;成立燈彩名師工作室,夯實燈彩培訓基地;組建骨干隊伍,穩步推進“五進”活動。
發揮各自的一技之長
為傳承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作好表率
當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