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14:00,廣受期待的首屆世代世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頒獎典禮于線上隆重舉行。這場歷時半年之久的讀客科幻征文終于落下帷幕,在線上觀眾的科幻空出見證下,5位金獎選手終于誕生。文學
本次“讀客科幻文學獎”頒獎典禮可謂看點滿滿,獎金獎出不僅有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處長毛小曼、創作讀客文化總經理朱筱筱為頒獎典禮致辭,首屆世代世還有復旦教授嚴鋒、讀客北大教授戴錦華,科幻空出科幻名人姚海軍,文學科幻作家韓松、獎金獎出陳楸帆、創作程婧波等一眾嘉賓坐鎮。首屆世代世期間劉慈欣、讀客尼爾·蓋曼等世界聞名的科幻空出科幻奇幻作家向參賽的青年科幻創作者們寄語,更是直接掀起了線上觀眾的熱議。
據悉,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從6月3日正式啟動,共收稿8661篇,總字數超過3000萬字。參與過各大科幻征文評選的姚海軍驚嘆,“讀客科幻文學獎”在數量上創造了一個紀錄。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線上頒獎典禮在網上引發熱烈圍觀,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2億,各平臺觀看直播的人氣近50萬,直播期間穩居B站學習區熱度第1。
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金獎出爐,
Z世代青年正發出中國科幻最強音!
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以“發掘中華科幻天才,共榮科幻文學未來”為使命,參加的科幻作家年齡均在18~30歲之間。在11月27日的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頒獎典禮上,銅獎、銀獎、金獎依次揭曉。
據悉,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的參賽作品題材廣泛,視野廣闊,出現了反烏托邦、賽博朋克、太空歌劇等多元作品。作者們并沒有陷入陳舊老套的故事模式中,充分地體現了中國Z世代青年作家的獨特視角,為中國科幻的未來打開了很多可能性。
在談及選手作品時,陳楸帆盛贊了Z世代青年們身上獨具的、任何其他時代都沒有的特色。他說:“和之前的作者相比,Z世代作家作品里模仿的痕跡很少,更多的是原生的、原創的、自發的內容。因為游戲、動漫,所有進步的技術手段,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批作者其實是在非常科幻式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會去思考更多前人看不到的更細膩、幽深的點,而這些點有可能更貼近于科幻的本質。
科幻是關于未來的哲學。正如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評委嚴鋒評價的,“他們在創作的處理方面很輕,這種輕并不是輕薄的輕,是有點像卡爾維諾那種意義上的輕。這是21世紀文學的特點,這種輕代表了有彈性,不執著,保持一種開放性,快節奏,多視角,這里面的轉換可以非常自如。我覺得也可以說Z世代中國科幻作家,包括中國的作家、年輕作家,他們基本上是同步的,就是也在朝這個方向轉換。”
本屆“讀客科幻文學獎”讓中國科幻讀者們看到了中國Z世代科幻創作者的風采,也看到了中國科幻的未來。正如本屆讀客科幻文學獎金獎的獲獎作者“五月羽毛”在獲獎后說的,“科幻的本質就是把科學之美從冰冷的公式中解放出來,去讓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我一直以來的想法也是這樣,就是把一些繁雜的東西,一些冰冷的東西,把它釋放出來,然后能夠讓更多的人去享受科幻的樂趣,能感受科幻的魅力。”
讀客科幻文庫市場占有率連續5年蟬聯第一,
扶持本土科幻作家挖掘下一個“劉慈欣”
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讀客文化主辦,劉慈欣擔任特邀顧問全程指導,以“發掘中華科幻天才,共榮科幻文學未來”為宗旨,希望為中國科幻挖掘并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中國科幻文學貢獻生生不息的力量。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處長毛小曼在為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的開幕式致辭時就對這一點表示贊揚,她說:“我們確實也在整個賽程中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于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科幻精神。希望各位選手能再接再厲,勇于創造,在講好科幻故事的同時,用自己的作品感染更多同齡人,自覺地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
同時,讀客科幻文學獎的舉辦,也被認為是上海和“科幻”這位老朋友的再次聚首。毛小曼處長為觀眾一一細數了自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以來,科幻同上海的淵源。在致辭時,她頗有感觸地說道:“上海和科幻的淵源由來已久,2021年在新的時代發展下,新的文化傳播中,我們應當繼續做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播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深感有責任遠眺未來,持續探索,有所作為。”
自2012年出版《銀河帝國:基地》正式進軍科幻領域后,讀客先后引進包括《銀河帝國》《太空漫游》《沙丘》等蜚聲國際的經典之作,使之從小眾的圈內作品一躍成為國內的百萬暢銷書;已引介品牌作家包括科幻三巨頭、“幻想文學代名詞”尼爾·蓋曼、“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奇幻女王”厄休拉·勒古恩等;近年又簽下了中國科幻巔峰作《三體》的電子書、有聲書版權,與陳楸帆、程婧波等國內優秀科幻作者達成深度合作。通過多年運營,在中國的外國幻想小說市場,讀客的市場占有率一直遙遙領先,連續五年蟬聯第一。
今年舉辦的第一屆“讀客科幻文學獎”只是讀客文化播下的一顆種子,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未來的漫長歲月里,讀客文化攜手更多的青年作家、學者,為中國科幻文學貢獻生生不息的力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