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購房群 買房優惠資源限時領!小心

2025年,被割以往稀供和不愁賣的韭菜北城開始大量供地了,從供地計劃表上看,虹吸海淀+昌平,海淀今年預計將上架16宗地,昌平
當海淀開始‘吸金’,供地昌平是狂歡不是就得開始“吸血”了?
供應量暴增≠房價友好,也不等于穩穩搶占價值先機。小心
2025年的被割北京樓市,也許正藏著一場高段位韭菜局,
看懂這場游戲的人,應該已經捂緊錢包了。
No.1 海淀賣的不是房子,是‘海淀區戶口’幻覺。
2025年的供地計劃大家也都看到了,海淀確實拿出了“看家好地”。
拿樹村地塊來說,緊鄰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大廠碼農的福音,
當然了,價格也好,參照旁邊的學府壹號院,估計賣到13W+不成問題。
但是即便如此,海淀也暗藏“殺雞”,
鐮刀1:樹村地塊雖然吹捧“低密松弛感”,實則被回遷房包圍;朱房村豪宅對標橡樹灣,但12W+單價買的是“回遷房景觀位”。高價買不到純粹圈層,才是海淀最狠的殺招。
鐮刀2:西部洼地難免“天坑”,田村、寶山村打著“海淀學籍+地鐵盤”旗號,但永定路學區墊底、城市界面破敗,商業配套差了些,附近大型錦繡大地物流港,人員相對復雜。
另外,雖然供應上來了,但是價格偏高偏改善,也死死把剛需攔在門外。
No.2 海淀第一批「新泡泡」已經破了
永豐北2021年的時候曾經是投資客的香餑餑,隨著海淀大悅城的開業,大悅城員工確實給這里的新房帶來了一些熱度,租房熱度甚至也一度被炒高,但是時間久了,沒有更多的產業外擴,這里逐漸變成了海淀大悅城的“員工宿舍”,接盤群體開始萎縮。
據統計,永豐北幸福里和匯德里的真實入住率甚至達不到50%。
而去年,供應又+1,
供應太卷,好房子太多,永豐北不算保利,目前新房庫存5000+,假設有15%的投資比例,也就是有750套房為投資所用,但永豐北的二手房一年都賣不了200套,
投資客面臨的現實就是租金和房價雙殺。價格怎么能保得住?
且周邊缺乏地鐵和書包資源,如果沒車再加上孩子上學,這塊的產品屬實沒有競爭力了。
No.3 昌平南的“海淀輻射區”本質是價格錨定心理戰
海淀門檻高,不少剛需、剛改把目光放在了昌平
于是昌平的新房,尤其昌南,近些年幾乎都是不愁賣的。
2025年,昌平的北四村地塊也即將入市,位置優越,位于京藏高速以西,超級合生匯以北,朱辛莊的西側,它的西邊就是生命科學園,再往西就是永豐產業基地了,未來還有東北環線和19號線北延線的加持,似乎是為碼農們量身定制的居住地。
朱辛莊能賣到6.3W/㎡,要照這么說,北四村賣6.5W/㎡也是合理。
但是,注意,作為剛需,你首要做的不是聽市場或者房企說什么,要看自己需求是什么。
首先,東北環線和19號線北延線預計要到2029年才能建成,2030年才能正式運行,通車后,它們的主要功能也是滿足生命科學園上班族的下班通勤需求,
這意味著,對于在望京、國貿、金融街等核心區域上班的人來說,選擇在這里居住并不具備明顯的通勤優勢。這片能吸引的,原本也還是生命科學園就業的這一小撮人。
其次,北四村地塊的房價預計在6.5W/㎡左右,而往北一站的沙河地區房價可能不到5萬。對于剛需購房者來說,多坐一站地鐵,房價卻能便宜1萬,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沙河地區還有大片的待開發土地,未來的供應量充足,沙河的競爭力相對更大,北四村房價上漲的空間有限。
最后,綜合來看,新區的選擇要謹慎,落在地上的才是真的。
如果周邊配套沒有很完善,還是要擦亮雙眼,避免盲從,少吃開發商畫的大餅,多從自己的需求出發,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記住,北京沒有所謂的“洼地”,只有認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