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風成電產業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破浪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正當展信息產業的核心,是時集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和量《若干政策》的軟件出臺非常及時與必要。它將指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進一步健康發展,高質支撐國家信息化建設,乘風成電產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破浪
政策出臺及時必要
隨著數字經濟的正當展發展,集成電路和軟件作為基礎性產業,時集所發揮的和量作用越來越突出。國家在此時出臺《若干政策》非常及時與必要。軟件
對此,高質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乘風成電產業《若干政策》的出臺是非常及時、必要和正確的。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是數字經濟基礎性產業,數字經濟是未來若干年發展的重要方向。數字經濟被稱第四產業,它本身有巨大的增長潛力。I C產業投資高、周期長、風險大,基礎軟件產業同樣是投資高、周期長,他們是基礎性產業,是產業的‘芯’和‘魂’。強芯助魂,加大對它們的支持非常必要。與此同時,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對于第一、二、三產業均將起到巨大推動的作用,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燮康也表示:“通過對先進芯片制造企業和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給予特別優惠的稅收政策,一方面鼓勵企業特別是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步伐,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引導各方面資源向重點企業集聚,促進一批重點設計企業做大做強。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過程可知,決定產業綜合實力并不在于企業數量的多少,數量不多的大型企業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實力的企業,是提高下一階段發展質量的關鍵之一。”
既是政策延續又存新意
我國對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發展一向非常重視,此前就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而本次出臺的《若干政策》在保持政策延續的基礎上,又展現了許多新特征。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教授魏少軍指出,首先,《若干政策》在保持了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延伸,使國家政策適應新時期,可操作性上有了更大的保障。從2000年的“18號文”,2011年“4號文”,到現在的2020年“8號文”,這些政策是一脈相承的,使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了長期性和延續性。企業在發展中就會更放心了。與此同時,《若干政策》也進行了適當的延伸,以集成電路領域的制造工藝為例,國家將對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優惠,這提現了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
其次,《若干政策》的覆蓋面更廣,支持力度更大。華大半導體指出,《若干政策》囊括了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材料、裝備、封測等環節在“4號文”和“18號文”幾乎沒有涉及,但行業一直有這方面的訴求。這次文件將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都囊括進去了,更加貼合企業的訴求。《若干政策》對于制造企業的利好,主要體現在對先進工藝制造企業上,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能夠真正享受最高一檔的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并不多。按照最新政策,稅收優惠力度顯然大于從前的“五免五減半”。《若干政策》對于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的稅收優惠,是以前沒有涉及的,為此次新增,利好主要體現在前兩年免征所得稅。《若干政策》對于重點芯片設計企業的利好,體現在原先的第三到第五年減半征收變為減免征收,而后續的10%的優惠稅率,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享受到。王柏華則表示,“政策起到了引導性作用。I C產業投資高、周期長、風險大,基礎軟件產業同樣是投資高、周期長,他們是基礎性產業,是產業的‘芯’和‘魂’,強芯助魂,加大對他們的支持非常必要。這次的政策給出的具體措施非常實惠,不僅是對企業進行稅收減免,同時對投融資也給出了支持,這是一個大亮點。”
再次,《若干政策》特別強調了深化產業國際合作和產業生態。云道智造創始人屈凱峰指出,國際合作政策中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走出去,便利國內企業在境外共建研發中心,更好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這一條對企業幫助很大。國際工業軟件發展先于國內,要用國際資源來推動國產工業軟件的開發,應該用國際化帶動國產化,做到為我所有,為我所用。
最后,《若干政策》對產業的發展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魏少軍指出:“我注意到《若干政策》的表述中多次出現‘ 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的表述方式。這說明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的發展是持鼓勵態度的,但卻不鼓勵一窩風。各地不要盲目上馬項目。”
最大的利好在于信心
《若干政策》的出臺對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帶來一系列實質性的利好。天津飛騰副總經理張承義表示,集成電路行業對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乃至國民經濟具有杠桿撬動作用,對于集成電路這一高度分工,同時又極其依賴生態的行業來說,《若干政策》在投融資、人才以及市場落地等方面的進一步支持,對于打通和拓展企業上市融資渠道、加快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鏈的聯動以及做大做強人才培養體系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華大半導體指出,稅收的降低以及整個產業鏈的覆蓋,能有效降低全產業發展的成本,讓每一個環節都受益。產業成本降低了,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同時,人才、融資的機制更加靈活,對于人才、資金密集型的集成電路來說,是一件益事。
速芯微電子董事長唐偉煒表示,集成電路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這個行業研發投入十分大,且更新迭代快,一旦跟不上很容易就被淘汰掉,因此盡管研發投入大但是還需要一直持續投入,本次政策解決了很多這方面的問題。
總之,《若干政策》在投融資環境、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等方面與以往文件相比有了更多的論述,推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強的具體措施,在營造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方面給出了指導意見,為產業發展營造更寬松的氛圍。
“《若干政策》最大的好處在于增強了產業人的信心。信心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國家新的鼓勵政策出臺,穩定了人心。”魏少軍指出。
關鍵在于做好政策落地
如何推動一項政策真正落地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此前就曾出現過好的政策無法落地,企業干著急的現象。針對《若干政策》今后的落地與實施,專家和企業都提出了許多建議。
魏少軍指出:“有好的政策要,更要有好的落實行動。我們看到之前的政策落實都經過了漫長的過程。這幾年有所改善,但落實過程依然延遲很大。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形成‘資本-技術的雙輪平衡驅動’,這次的新政策更多的還是稅收角度入手,與上市等手段形成組合拳,解決錢的問題。但在創新投入上還只是泛泛而談,缺少具體措施。集成電路作為創新驅動的產業,創新措施不落實,就一切免談了。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也進入收尾,后續發展并不清晰,如果出現斷檔,我們好不容易縮小的差距還會被拉大。值得我們警惕。
全芯智造提出,一是希望實施細則盡快出臺,可以分門別類進行細化,二是希望各地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出臺配套政策,同時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三是產業需要普適的優惠政策,也需要高精尖企業培育;要打造產業規模效應,更需要局部重點突破。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建議指出,要鼓勵軟件產業中做樹干、樹根型企業,基礎性平臺型企業,包括工業設計軟件、仿真軟件、智慧城市平臺軟件等。現在的政策還是相對寬泛,需要更明確重點支持方向和目標。
華大半導體建議,相對國家政策來講,各個委辦、各個地方,去推出一些實施細則也很重要。關于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清單,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條件,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清單等享受優惠稅收政策的清單和條件,希望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并盡快發布。希望相關部委和地方能跟進國家政策的步伐,團結各方力量,將地方的配套政策盡快出臺,讓企業能以最快的速度享受到政策紅利,加快發展步伐。
文章采寫:陳炳欣、李佳師、張心怡、沈叢、張一迪
責任編輯: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