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的錨定青草,沿著兩岸的低碳打造的生邊坡,掛滿100多米高的逐綠山體。航道深處,前行挖掘機轟鳴,丨平運輸車往來穿梭。陸運力于不時駛過的河致河灑水車,抑制飛揚的世界水平色運塵土。一旁的保護工人產業園區,新栽的態綠樹木抽出新枝。
仲夏7月,錨定在欽州市靈山縣舊州鎮平陸運河馬道建設現場,低碳打造的生一邊是逐綠繁忙的施工現場,一邊是前行生機盎然的邊坡植被,已建設并綠化好的丨平邊坡共計3.32萬平方米,像巨大的綠色毛毯蓋在運河兩岸。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各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標志性工程,對推動廣西及西南地區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我們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河暢、水清、魚翔、岸綠、景美、低碳’為目標,力爭將平陸運河打造成為世界級高水平保護的生態運河、綠色運河。”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劼耘介紹。
綠色設計 構建和諧生態廊道
綠色設計是綠色發展的源頭和第一環節。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部部長朱偉平介紹,項目將“通航、治水、復綠、造景、循環”等理念貫穿于設計、建設和運營全過程,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平陸運河平塘江入口。記者 潘錦才 攝
“欽州水域有鰻鱺生活,每年冬季和早春會在欽江河口區形成一年一度的鰻苗汛,鰻苗溯河而上,到欽江索餌、肥育、生長,成熟后又進行降河生殖洄游。”朱偉平介紹,為了讓斑林貍、豹貓、赤腹松鼠、鰻鱺等野生動物“原住民”留得下、住得好、能繁衍,項目力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運河沿線設置了魚類增殖站、魚道、陸生動物通道,打造36個生態涵養區,并加強沿線陸域古樹名木保護。
與此同時,平陸運河踐行綠色管理和綠色運營方式,探索開展近零碳排放運河示范工程建設。2026年通航后的平陸運河將著力提升運河船舶能效水平,大力發展和使用清潔能源,推動使用LNG船舶、電動船舶、氫燃料動力船舶,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溫差能等清潔能源,減少運營期碳排放。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以土石方、水資源綜合利用創建綠色示范工程。
變廢為寶 實現資源集約利用
行走在平陸運河項目建設沿線各標段,記者看到一個個工人產業園、混凝土攪拌站拔地而起。“新建產業園區地基均通過項目土石方回填。”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程耀飛介紹,在建設中,項目按照“分類處置、變廢為寶、一場一策、一地一策”原則,全過程、全方位對土石方進行跟蹤管理,確保運河項目土石方得到高效利用。
平陸運河項目建設4標段。記者 潘錦才 攝
平陸運河1標段。記者 潘錦才 攝
“以土石方資源化利用為例,馬道樞紐5大邊坡開挖土石方總量達771.6萬立方米,可堆滿超過4000個標準游泳池。”中交二航局馬道樞紐項目部項目總工姚平介紹,為此,項目建設管理團隊按照土石方綜合利用“總體平衡、保本微利”的目標要求,將表土剝離的耕植土用于坡面綠化覆土,同時結合抬田造地、土地整治措施,實現新增耕地342畝,圍繞“運河建成、園區建成”的目標,利用669.5畝土石方綜合利用區,建設馬道樞紐產業園區。
“一期工程累計開挖土石方2603萬立方米,已經全部實現綜合利用,今年計劃開挖1億立方米,將按照吹填造地(海上)、綠色建材、礦坑生態修復、園區回填、臨建及工程自用、土地復墾等利用方向,綜合利用土石方,實現資源集約利用。”程耀飛說。
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年內完成土石方工程1000萬立方米。
防污治理 嚴格落實保護措施
項目建設,最易形成污染源的就是粉塵和工程污水。如何解決這一難題?項目在粉塵治理、飲用水水源保護方面探索出了一條“讓保護更嚴格、讓建設更順暢”的新路子。
“我們配備了8臺灑水車,6臺霧炮機,在項目施工時不間斷作業,實現粉塵達標排放,外部難以見到飛揚的灰塵。”姚平說,噴散設備遍布施工工地,做到揚塵治理全覆蓋。“你看,Ⅱ號坡旁邊又是運輸車道,又是航道開挖處,綠化帶的草還是很干凈。”
“‘三水治理’也很關鍵。”程耀飛說,“三水”是項目挖掘時的地下涌水、外來生產系統產生的酸水以及廠區的雨污分流。對地下涌水,項目建立一套機制,合理利用地下水解決生產用水難題;對生產和生活產生的污水,建立了污水排放檢驗和處理設備,專門建立污水處理沉淀池,處理過后的水用于綠化澆淋、灑水降塵。
飲水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如何提高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程耀飛介紹,項目制定飲用水安全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在施工中落實飲用水保護措施,在項目施工前完成對人飲工程改遷工作,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
平陸運河青年樞紐位于欽州市欽江流域青年水閘的上游,此處河流為水源保護地,記者看到河面設置了4道攔污簾,阻攔施工的漂浮物流入欽江。“我們設置了500多米的攔污簾,形成一系列封閉圍場,并派專人定期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中交四航局平陸運河青年樞紐項目負責人高永斌說。
平陸運河青年樞紐。記者 潘錦才 攝
一河通,百業興。如今,隨著平陸運河進入全線動工建設新階段,這條繁華之河、活力之河、生態之河、綠色之河正款款走來……
報紙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