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情人士稱,意在轉手弘毅投入資金有意將耀華包裝后,弘毅轉手賣給英國皮爾金頓公司或日本板硝子玻璃有限公司(NSG)。重組
中國玻璃業的耀華“老品牌”耀華玻璃,歷經數年的玻璃改制終于開花結果。
8月3日,企業中國耀華玻璃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耀華”)在河北秦皇島成立。新聞
據弘毅投入資金昨日提供的意在轉手新聞稿,在改制后的弘毅耀華股權中,弘毅投入資金增資1億美元獲得60%股權,重組秦皇島市國資委持股30%,耀華IFC(全部資金公司)持股10%。玻璃IFC將直接為耀華提供5000萬美元的企業長期貸款,并將協調銀團籌備1億美元的新聞長期貸款予耀華。
昨日,意在轉手秦皇島一位玻璃行業人士對早報記者透露,弘毅投入資金入主耀華,可能目的并不在將其打包上市,而有意將其包裝轉讓國外知名玻璃企業。
弘毅助力改制
新耀華玻璃的前身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下稱老耀華),創建于1922年。據該公司官網稱,老耀華是中國乃至遠東地區靠前家采用機器連續制造玻璃的工廠。
老耀華旗下曾有一家上市公司秦皇島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但因經營情況低迷,上市公司被江蘇鳳凰集團借殼,上市公司原有的玻璃經營性資產亦全部回到老耀華,原有的上市公司改名為江蘇鳳凰置業投入資金股份有限公司(600716)。
事實上,早在2005年,秦皇島市相關部門即已啟動對老耀華的改制。彼時,老耀華改制面臨三大挑戰:包括企業辦社會,職能雜,包袱重,壓力大,需安置人員多;主業不清晰,輔業過多,核心競爭力不強;同時還面臨退城進郊的任務。
2007年,弘毅開始介入老耀華的改制。一位熟悉弘毅投入資金的知情人士稱,弘毅投入資金從2004年起投入資金玻璃行業,對這個行業比較看好,有產業鏈投入資金的思路。弘毅投入資金曾重組江蘇玻璃集團為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玻璃,3300.HK),并助其在香港上市,后者此后進行了多項并購。目前中國玻璃已是國內非常大的平板玻璃生產商之一。
擅長國企改制的弘毅
據弘毅投入資金官網資料,弘毅投入資金是聯想控股旗下從事股權投入資金及管理業務的有經驗公司,擅長國企改制,曾主要過中聯重科(000157)、濟南汽配廠、石藥集團等多家國企的改制。快樂購、江蘇發行集團等,也在其投入資金手筆之列。
2009年10月27日,弘毅投入資金與秦皇島市相關部門在北京簽署投入資金框架協議,弘毅投入資金聯合共同投入資金人向老耀華和北方玻璃集團增資1億美元。
河北省相關部門官網2010年12月底發布的一篇新聞稿顯示,2007年后,弘毅投入資金3.8億元,先后組建了北方玻璃集團、弘耀和弘華三個合資企業,變新產線陸續在耀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投產。耀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占地約1285畝,計劃總投入資金38億元。
上述秦皇島玻璃業界人士稱,近年來,弘毅投入資金先后幫助老耀華完成職工安置、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工作,完成了退城進郊等工作,但投入資金力度還并不大。“老耀華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日趨下降。”
中國玻璃信息網分析師馬陽對早報記者稱,耀華目前在北方玻璃市場上所占份額并不高,行業地位遠不如從前,目前其在秦皇島生產線僅有4條(以前有十幾條生產線),倘若弘毅投入資金加大投入,包裝好企業,估計還能“東山再起”。
耀華也“雄心勃勃”,在其規劃中,到2015年底將擁有浮法玻璃生產線13條,硼硅玻璃生產線2條,鋁硅玻璃生產線1條,浮法玻璃年生產能力達到4139萬重量箱,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
轉手倒賣?
對于弘毅投入資金此番時隔兩年高層度介入耀華改制,有市場人士稱,當地相關部門對新耀華玻璃比較重視,引入弘毅投入資金,主要目的估計是把新耀華打造成上市公司。昨日,弘毅投入資金并未公布未來是否會助新耀華上市。
對上述說法,前述秦皇島玻璃業界人士并不認同。該人士稱,弘毅投入資金旗下已有玻璃上市公司,將耀華打造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據其了解,弘毅投入資金有意將耀華包裝后,轉手賣給英國Pilkington(皮爾金頓)公司或日本板硝子玻璃有限公司(NSG)。
可查資料顯示,皮爾金頓與板硝子系國外知名玻璃企業。其中,皮爾金頓早在20世紀便進入中國,并于1983年成立上海耀華皮爾金頓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耀皮玻璃,600819),該公司是當時國內非常大的中英合資企業,于1993年改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