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社科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院中《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以下簡稱“綠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綠皮書指出,國人在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口年同時,中國總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后將化或2030年起進入持續的現負負增長,如果總和生育率(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一直保持在1.6,增長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老齡
綠皮書指出,加劇經預測,社科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院中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國人負增長,2050年減少到13.64億,口年2065年減少到12.48億,后將化或即縮減到1996年的現負規模。但如果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2065年人口減少到11.72億,相當于1990年的規模。
綠皮書分析,2016年二孩出生數量大幅上升,明顯高于“十二五”時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在全部出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明顯提高,并且超過了50%。
但由于一孩數量減少,2017年全國生育人口總數比2016年下降了60多萬,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在1500萬和1600萬之間,比2017年出生人口的1723萬減少100萬以上。
根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1996年開始一直低于1.6,直到2013年回升到1.6,2016年為1.62。如果這個趨勢能夠得到延續,那么中國的生育率就可以回升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水平。
綠皮書認為,長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隨著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勢必會帶來非常不利的社會經濟后果。對于生育率轉變非常迅速的中國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轉,將會面臨比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局面。中國的人口負增長已經勢不可當,從現在開始亟須開展研究和進行政策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