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國產消費市場明顯地感知到,汽水大窯、虎視北冰洋、眈眈八王寺、謀略華洋、國產宏寶萊等國產汽水動作頻頻,汽水大有重回C位的虎視節奏。
國產汽水為何在近兩年表現出“復蘇”的眈眈勢頭?在“兩樂”的多年打壓下,唱了多年“回歸大戲”的謀略國產汽水,今年又唱出了怎樣的國產新情節?
近日,年輕人的汽水社交網絡里頻繁出現了“大窯”的身影。在燒烤攤把酒言歡的虎視場景中,在火鍋店熱辣開懷的眈眈氛圍里,大窯汽水和啤酒“并肩”出現在了年輕人的謀略“朋友圈”里。
小紅書這樣的種草平臺,不再是國產汽水的空白之地。在小紅書搜索北冰洋顯示,有5萬+篇筆記;就連曾經消弭于世間的天府可樂,如今在小紅書也擁有2000+篇筆記。微博上,關于“國產汽水”的多個話題獲得了超千萬量級的閱讀量;抖音平臺上,大窯、北冰洋、華洋等國產汽水,成為年輕人的夏日“新”選擇……當代年輕人,重新愛上了國產汽水。
特別是在今年,幾乎和餐飲業復蘇同步,國產汽水也迎來了不同程度的復蘇。與肉眼可見的消費增長相匹配,各大國產汽水品牌在近兩年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布局。
大窯汽水發力營銷,整體提升品牌影響力,不僅請來了知名演員、導演吳京為代言人,還集中鋪設渠道廣告。傳統渠道,大窯汽水不僅走進了央視等主流電視媒體,還布局了電梯地鐵等渠道,大窯汽水公眾號日前給出的數據顯示,大窯本次梯媒累計投放出28萬+塊屏,觸達35億+人次。
和廣告轟炸同期而至,大窯還下了一步大棋——深度匹配餐飲場景,將大窯汽水和燒烤、火鍋等汽水消費高頻場景進行深度綁定,推動大窯汽水高效觸達精準人群。大手筆的營銷動作和精細化的營銷方向,讓大窯汽水在特定餐飲場景中擁有了比肩啤酒的熱度。
如北冰洋,靠開“網紅汽水店”出圈,開在北京前門大柵欄步行街的北冰洋“北平制冰廠”成為網紅打卡地;如漢口二廠汽水,近日靠和《和平精英》的聯名,被網友評論“泰燃辣”。大窯、北冰洋、漢口二廠……品牌接二連三的“破圈”,讓國產汽水擺脫了僅靠情懷續命的消費認知。國產汽水,情懷要有,有特色、有創新的發展更要有。
據媒體報道,大窯2022年的銷售額達到了32億元,這是大窯蓄勢多年的成果。大窯是一個發跡于內蒙的汽水品牌,其“餐飲路線前后就已經開始,當時,大窯推出大窯嘉賓和大窯橙諾兩款主力產品,布局中小餐館。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窯被困于西北和東北的區域市場里。直到2021年,大窯牽手品牌戰略公司華與華,彰顯出其布局全國市場的野心。此后,大窯喊出“大汽水,喝大窯”超級口號、簽署代言人、發力廣告……一路高舉高打,成為國產汽水復蘇的代表品牌。
和大窯一樣,“區域”成為禁錮國產汽水更進一步的主要因素。在國產汽水的巔峰時刻,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健力寶”,呈現出“一城一IP”的盛景。
華洋1982和北冰洋被稱為“南北二洋”,華洋代表的是“老廣州口味”,北冰洋汽水里有“北平”的回憶;還有西安的冰峰、青島的嶗山可樂、四川的天府可樂等等,它們都曾在各自的區域中紅極一時,甚至成為當地人的情懷載體。它們起于區域,后來也受限于區域。
當年,受運輸條件、管理思維等方面的限制,鮮有國產汽水實現真正的全國化。特別是在“兩樂”攪殺的背景下,國產汽水更是逐漸勢弱,最終,相當一部分國產汽水廠家淪為“兩樂”的代工廠。在此期間,國產汽水經歷了長達20年左右的頹敗期。
在和“兩樂”競爭的過程中,國產汽水在渠道布局、營銷思維等方面的弱勢明顯,逐漸走向了“合資”。八王寺、山海關和可口可樂合資,嶗山可樂、天府可樂、北冰洋和百事可樂合資,合資沒有帶來雙贏,反而成為國產汽水的“終結”。在歷經合資、雪藏、剝離等一系列動作后,曾經的“頂流”國產汽水幾乎被“團滅”,一些品牌在此期間數次嘗試翻身,但均反響平平。
直到,中國迎來了文化復興。在國潮中,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卷土重來,這讓國產汽水也意識到了機會的到來。用國潮下的情懷加載跟隨時代變化的一系列創新,國產汽水逐漸找到了確定的發展方向,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復蘇”。而今年,餐飲行業的整體復蘇,更是為國產汽水帶來了良好的契機。
被“雪藏”的國產汽水在歷經掙扎、自救之后,終于“解凍”。當下,大窯的“深耕餐飲”路線、北冰洋的“網紅路線”,都可以看作是國產汽水迎合當下市場特征做出的戰略舉措。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示了一則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物之列。
隨后,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回應稱我國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圍、最大使用量等進行嚴格規范管理。通過回應,雖然公眾輿論認可“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但“阿斯巴甜致癌論”依然對飲品行業帶來了巨烈的沖擊。
阿斯巴甜風波下,行業市場對赤蘚糖醇、甜菊糖、羅漢果甜苷等天然代糖的關注度持續升高。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轉向對天然代糖的研究和應用,在這種背景下,這場風波可能改變無糖飲料的格局。
這意味著,國產汽水當下面對的是一個文化復興、消費復蘇,迭加格局重塑的特殊節點,在這種背景下,國產汽水能否抓住機會實現“反殺”,或可期待。
多年來,國產汽水的話語權被“兩樂”剝奪,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歷經多年的掙扎、探索,國產汽水依然在努力重塑競爭力,拿回市場話語權。而當下,或正是國產汽水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大機會。被寄予厚望的大窯、華洋、北冰洋 (們),正在加速。
編輯:admin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