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 鞍山
- 安慶
- 安陽
- 安順
- 安康
- 澳門
- B
- 北京
- 保定
- 包頭
- 巴彥淖爾
- 本溪
- 蚌埠
- 亳州
- 濱州
- 北海
- 百色
- 巴中
- 畢節
- 保山
- 寶雞
- 白銀
- 巴州
- C
- 承德
- 滄州
- 長治
- 赤峰
- 朝陽
- 長春
- 常州
- 滁州
- 池州
- 長沙
- 常德
- 郴州
- 潮州
- 崇左
- 重慶
- 成都
- 楚雄
- 昌都
- 慈溪
- 常熟
- D
- 大同
- 大連
- 丹東
- 大慶
- 東營
- 德州
- 東莞
- 德陽
- 達州
- 大理
- 德宏
- 定西
- 儋州
- 東平
- E
- 鄂爾多斯
- 鄂州
- 恩施
- F
- 撫順
- 阜新
- 阜陽
- 福州
- 撫州
- 佛山
- 防城港
- G
- 贛州
- 廣州
- 桂林
- 貴港
- 廣元
- 廣安
- 貴陽
- 固原
- H
- 邯鄲
- 衡水
- 呼和浩特
- 呼倫貝爾
- 葫蘆島
- 哈爾濱
- 黑河
- 淮安
- 杭州
- 湖州
- 合肥
- 淮南
- 淮北
- 黃山
- 菏澤
- 鶴壁
- 黃石
- 黃岡
- 衡陽
- 懷化
- 惠州
- 河源
- 賀州
- 河池
- 海南
- 紅河
- 漢中
- 海東
- 懷來
- J
- 晉中
- 錦州
- 吉林
- 雞西
- 佳木斯
- 嘉興
- 金華
- 景德鎮
- 九江
- 吉安
- 濟南
- 濟寧
- 焦作
- 荊門
- 荊州
- 江門
- 揭陽
- 金昌
- 酒泉
- 嘉峪關
- K
- 開封
- 昆明
- 昆山
- L
- 廊坊
- 臨汾
- 遼陽
- 連云港
- 麗水
- 六安
- 龍巖
- 萊蕪
- 臨沂
- 聊城
- 洛陽
- 漯河
- 婁底
- 柳州
- 來賓
- 瀘州
- 樂山
- 六盤水
- 麗江
- 臨滄
- 拉薩
- 林芝
- 蘭州
- 隴南
- M
- 牡丹江
- 馬鞍山
- 茂名
- 梅州
- 綿陽
- 眉山
- N
- 南京
- 南通
- 寧波
- 南平
- 寧德
- 南昌
- 南陽
- 南寧
- 內江
- 南充
- P
- 盤錦
- 莆田
- 萍鄉
- 平頂山
- 濮陽
- 攀枝花
- 普洱
- 平涼
- Q
- 秦皇島
- 齊齊哈爾
- 衢州
- 泉州
- 青島
- 清遠
- 欽州
- 黔南
- 曲靖
- 慶陽
- R
- 日照
- 日喀則
- S
- 石家莊
- 沈陽
- 雙鴨山
- 綏化
- 上海
- 蘇州
- 宿遷
- 紹興
- 宿州
- 三明
- 上饒
- 三門峽
- 商丘
- 十堰
- 隨州
- 邵陽
- 韶關
- 深圳
- 汕頭
- 汕尾
- 三亞
- 三沙
- 遂寧
- 山南
- 商洛
- 石嘴山
- T
- 天津
- 唐山
- 太原
- 通遼
- 鐵嶺
- 泰州
- 臺州
- 銅陵
- 泰安
- 銅仁
- 銅川
- 天水
- 天門
- W
- 烏海
- 烏蘭察布
- 無錫
- 溫州
- 蕪湖
- 濰坊
- 威海
- 武漢
- 梧州
- 渭南
- 武威
- 吳忠
- 烏魯木齊
- X
- 邢臺
- 徐州
- 宣城
- 廈門
- 新余
- 新鄉
- 許昌
- 信陽
- 襄陽
- 孝感
- 咸寧
- 湘潭
- 湘西
- 西雙版納
- 西安
- 咸陽
- 西寧
- 仙桃
- 西昌
- Y
- 陽泉
- 運城
- 營口
- 鹽城
- 揚州
- 鷹潭
- 宜春
- 煙臺
- 宜昌
- 岳陽
- 益陽
- 永州
- 陽江
- 云浮
- 玉林
- 宜賓
- 雅安
- 玉溪
- 延安
- 榆林
- 銀川
- Z
- 張家口
- 鎮江
- 舟山
- 漳州
- 淄博
- 棗莊
- 鄭州
- 周口
- 駐馬店
- 株洲
- 張家界
- 珠海
- 湛江
- 肇慶
- 中山
- 自貢
- 資陽
- 遵義
- 昭通
- 張掖
- 中衛
購房神器-拼房帝
微信掃一掃
不用下載就能用

泰禾三年自救仍退市:引戰萬科無果,債務重組還在推進;黃其森不服輸
焦點財經Focus 2023-06-05 19:53:42 用手機看掃描到手機,泰禾退市新聞隨時看
掃一掃,年自用手機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給朋友
編者按:房地產圈的引戰“退市潮”正在上演著,ST美置、科無果ST泰禾、債務重組ST陽光城……這份名單還在不斷被拉長。在1元“魔咒”和“戴帽”潮的多重夾擊下,一大批昔日風光無限的“千億房企”們無奈“自救”。
退市逼近,房企如何“護盤”,退市后又該何去何從?如何在風險與困境中完成“自救”?搜狐財經推出特別系列報道,聚焦房企退市潮、地產保衛戰。本篇為第二期,聚焦ST泰禾(SZ:000732)
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編輯 | 吳亞
泰禾集團的股價,最終被定格在每股0.43元,總市值10.7億元。
6月5日,ST泰禾(000732.SZ)開市起便停牌,因為股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1元,被深交所終止上市,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由此,泰禾也成為了繼*ST藍光(600466.SH)和*ST嘉凱(000918.SZ)之后,第三家觸發面值退市的房企。
自2020年出險后,有人說泰禾是地產界抗壓能力的測試標本,但是三年自救以來,其并未活成出險房企的生存樣本,至少從股市表現來看是如此。
實際上,黃其森今年以來仍在積極奔走,一邊招募新高管,一邊親自帶隊調研北京、長三角、福州、廈門等城市項目,并告誡管理人員他常說的一句話“一手拿手槍,一手拿沖鋒槍”,繼續努力“自救”,他認為下沉一線才能看見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泰禾的頹勢,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5月19日,是黃其森最近一次調研,他帶著福州區域營銷、設計、資金、人力等多個條線負責人,考察廈門院子和汀溪院子兩個項目。就在調研期間,泰禾集團的股票以跌停報收,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低于1元,上市公司市值跌至不到18億。
黃其森得知消息后稱,泰禾的產品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泰禾的股票卻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從2020年債務違約到現在,“其實泰禾已經從最艱難的時刻走出來了”。
在調研現場,他勉勵隨行同事說,泰禾從來沒有躺平,以后也決不會躺平,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泰禾一定要闖過去。
直至那一刻,黃其森依舊未認賭服輸,那句百戰歸來仍是少年,依稀在耳邊。
回顧其發展的浮浮沉沉,從偏重于福州一隅的一家地方性房企,一路崛起成為一家全國性房企,2010年借殼上市,2013年銷售上百億,2017年跨千億,直至2020年出險,再到如今退市,有過風光,如今正處低谷期。
三年引戰與債務重組
三年前,是泰禾進入低谷的開始。
2019年年底,泰禾的內刊《泰克會》如期更新,這是其出險前出的最后一期,封面標題“海上生明月”個字,異常醒目,意思是歷經一次次挑戰并成功穿越周期的公司,才是真正實力過硬、底蘊深厚的企業。
在這一期內刊上,黃其森寫了一篇“敢想、敢干,敢堅持”的文章,文中提及:“中國人做事大多三分鐘熱情,太浮躁,都想賺快錢。其實如果我們把時間放長一些,堅持下去,回報一點都不差。”
當時距離地產“三道紅線”推出,還有8個月時間,但泰禾已經更改策略,由快速擴張改為適度收縮,投資踩剎車,暫停拿地,甩賣資產,抓銷售、促回款保衛現金流,被泰禾稱之為以退為進、蓄力待發。
彼時的泰禾,已經陷入輿論壓力,但黃其森認為泰禾并沒有外界想的那么困難,所謂的“危險時刻”并不存在,都是因為外界了解得不夠真實全面。
但在進入2020后年,在本身遭遇現金流壓力之下,再疊加疫情的沖擊,“17泰禾MTN001”于當年7月正式違約,泰禾成為最早暴雷、出險的房企之一,而開啟地產降負債、降杠桿的 “三道紅線”一個月后才正式推出。
從正式出險,再到如今退市,將近三年時間里,泰禾經歷債務重組、引戰、保交付、訴訟纏身、黃其森被帶走協助調查等諸多事件,泰禾被列為被執行人超過30次,被執行總金額超198億,黃其森也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并限制高消費。
當中,引戰與債務重組最為引人關注,廈門國貿、廈門建發、中鐵建、保利等,都曾于2020年與泰禾有過接觸,但因泰禾債務規模龐大,最終選擇放棄。也有一些企業試圖收購其優質項目,但泰禾希望整體解決問題,合作也未達成。
萬科曾是最被寄予厚望的“白馬騎士”,2020年7月計劃以24億接盤泰禾19.9%股權,成為泰禾第二大股東,但能否最終達成,取決于泰禾達成全面債務重組方案,以及萬科完成盡職調查等先決條件。
但是三年過去,泰禾依舊未能引戰成功。5月29日,萬科回應稱,相關交易的先決條件尚未達成;泰禾近期也表示,股份轉讓相關先決條件能否滿足,存在不確定性。
債務重組方面,泰禾也一直未給出整體解決方案,三年以來更多是項目層面的債務展期,從2020年與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東方資產、長城資產等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2022年,泰禾簽署的債務重組協議,涉及的借款本金為177.11億元。
直到現在,泰禾還在推動債務重組,今年5月份,北京大興泰禾中央廣場項目與五礦信托達成和解;北京公館項目也和金融機構初步達成復銷意向。
早出險、早退市
泰禾正式違約前,曾多出甩賣資產自救。
從超級大買家到超級大賣家,黃其森曾打過一個比方,做企業就像開車,不能一味地踩油門、追求速度與激情,也要懂得什么時候減速過彎、踩剎車,安全駕駛才是老司機。有時候,后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那一刻,黃其森福建人身上“愛拼才會贏”的特質,顯露的很明顯,當時泰禾雖轉讓了不少項目,但還保留有約5000億貨值,即使不再拿地也足夠未來幾年發展所需。尤其是上海區域的千億貨值,亟待釋放,成為了其促回款之戰中的一個側影。
有業內人士曾提出,泰禾的這個調整,使其面對下一次市場起伏時,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更加平穩穿越周期的實力。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快速擴張帶來的債務壓力和后遺癥。
2017年是房企規模競速的一年,“碧恒萬”銷售規模突破5000 億元,17家房企銷售突破千億,泰禾便是其中之一,銷售額實現千億元,同比增長了152%,從2017 年的“17城30院”到2018年的“22城44院”,這匹黑馬在全國長驅猛進。
伴隨著規模擴張,其債務也在疊加,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泰禾短期債務為 320億,整體有息負債為1042.3億。也就是在這一年,泰禾感知到提速擴張的副作用,開始停止拿地、清退部分項目做調整,但為時已晚。
泰禾成為最早出險的房企之一,如今更是成為繼藍光發展和嘉凱城之后A股第三家退市的房企,成為了早出險、早退市的典型房企之一。
不服輸的黃其森
圍繞自救展開的系列動作,在泰禾內部被稱為“二次創業”。三年以來,泰禾似乎一直給予外界一個積極的態度,黃其森身上那股“愛拼才會贏”勁兒,也似乎沒有減少。
2021年7月,《泰客會》時隔一年半復刊后,封面標題是“一切都在慢慢辦好”,注釋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卷首語則是百戰歸來再出發。
此后,泰禾的內刊再無更新過,黃其森在其中寫道:“當下的泰禾,正處在從泥潭沼澤奮力抽身的過程當中,上山的路雖然難,但我們對于產品的信心和執著是泰禾觸底反彈的底氣。”
彼時,正值民營房企大面積出險,黃其森認為一些地產企業接連出現債務問題,很多企業來不及反應就被拖入泥潭。可以看到,早調整,要比晚調整好,早做準備,就有翻盤的可能。
當時的他,或許沒想到,早出險會迎來早退市。
從2020年7月正式出險,再到如今退市,將近三年時間里,泰禾經歷債務重組、引戰、保交付、訴訟纏身、黃其森被帶走協助調查等諸多事件,泰禾被列為被執行人超過30次,被執行總金額超198億,黃其森也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并限制高消費。
但他依舊奔走在自救的路上,在5月19日福州的那次調研現場,他勉勵隨行同事說,泰禾從來沒有躺平,以后也決不會躺平,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泰禾一定要闖過去。
但股市給出了一個無情的結果,股票收盤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1元/股,觸及深交所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6月5日被終止上市。股價從2018年的500多億跌至退市前夕的10.7億元。
如今,泰禾正走在“二次創業”的路上,與金融機構商談,推進債務重組,千方百計從不同渠道應對到期債務還款資金的歸集。截至2023年4月底,其已逾期的借款本金為582.03億;同時,對外擔保中實質性逾期債務對應的擔保余額為54.16億元。
聲明:本文由入駐焦點開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焦點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