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被大廠圍攻了??
早在幾月前,小紅微信小綠書動作頻頻,何難又是復制新增圖文展示入口又是灰度測試用戶的,意圖再造13億人的小紅第二朋友圈場域;再看抖音,就差把抄作業(yè)三字寫臉上了,何難剛打開主頁左上角經驗入口的復制丟子有那么兩三秒的恍惚以為進錯app了,差點以為小紅書住抖音里了
還有美團小黃書、小紅京東種草秀、何難淘寶的復制逛逛、拼多多試水達人種草計劃、小紅大眾點評挖小紅書墻角、何難這兩年大廠們似乎都想從圖文種草領域分一杯羹
這真的復制很難評...
不論是微信、淘寶調整圖文種草板塊還是小紅抖音的試探,能成長起來必然會對彼此形成威脅,何難被“圍獵“已久,復制小紅書用戶粘性卻絲毫未減
小紅書做不成大廠,大廠也取代不了小紅書。
這種底氣來源于小紅書十年沉淀的獨特的社區(qū)氣質。
“社區(qū)氣質” ?
小紅書十周年,CEO星矢大書特書以人為本、匠人之心,發(fā)展創(chuàng)新、溫暖而遼闊,說實話這些詞丟聽著就覺得太大了,大到任何一個平臺都能往這上面套。
一個平臺不可取代的關鍵是擊中用戶痛點,其他的情懷什么的都往邊靠。
小紅書的獨特氣質就是,他就像一座城市,在這里我們能看到百樣人生,生活在不同場景、不同際遇的普通人在此分享、傾聽、互動、連接、尋找決策支持,正是這些人的行為構成了小紅書的社區(qū)生態(tài)。
可其他平臺也是啊,有人、有內容、有算法來匹配人和內容,怎么小紅書就特別了?
先從它的用戶說起。
從官方數(shù)據(jù)來看小紅書用戶畫像相對聚焦,一二線城市有消費能力的年輕女性。
雖說這類群體在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消費等級上不盡相同,但內在特質類似,熱愛生活、追求品質、充滿個性、注重形象,這些都在給小紅書的生活消費類內容提供生存土壤。相比其他大體量平臺,用戶畫像斷層,一旦要開拓新品類或是要加速商業(yè)化,很可能會面臨新老用戶融合困難以及用戶流失的問題。(此處手動@B站)
另一方面,小紅書用戶的特殊性還在于其創(chuàng)作者與內容消費者的高度重合,根據(jù)克勞瑞發(fā)布的四大平臺KOL粉絲分析研究報告,微博、抖音KOL的粉絲量級都是100萬至600萬之間,快手KOL以100萬至500萬之間為主,小紅書則86%KOL粉絲量級在10-50萬。
抖音的千萬級網紅、微博的意見領袖,B站的百大,我們能強烈的感覺到這些平臺隔段時間就會暗推一波頭部,而小紅書我們很少有能數(shù)的上來的大網紅,基本都是中腰尾部。這種高度平權化的創(chuàng)作生態(tài)優(yōu)點是百花齊放,缺點是流量難以聚焦,但是好在小紅書需要的就是個人化的、普通人的、真實的的經驗分享。
再說說它的內容,小紅書就像是一本答案之書
十年沉淀,平臺內容類型逐漸分野為兩種,生活類和商品類內容。不同于知乎的問答/b站的垂類專業(yè)化內容,小紅書的內容是淺度且友好的,既不是知識分享也不是how/why觀點輸出,而是個人經驗/生活的分享。
小紅書給自己的定義是有用/好用/利他的。
秋冬復古文藝穿搭、百元平價口紅等消費決策類,北京胡同citywalk路線、四六級必過指南攻略類,北漂月入過萬獨居日記、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生活分享類,暗調照片怎么調、深圳月入5000能留嗎等互動話題類。
小紅書作為社區(qū)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擁有不同生活經驗的群體在這里創(chuàng)造海量內容,人們在這里尋找決策支持消除未知并且能夠看到不同的世界。
所以小紅書的內容是很長尾的,不僅僅是他的標簽劃分很細致,能滿足各種小眾需求,還有傳播效果的長尾化,我們經常能看到自己發(fā)布的內容過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會有持續(xù)性的數(shù)據(jù)增長。
因此,相比抖音的大眾娛樂平臺,小紅書是具備工具屬性的,這也是為什么小紅書60%的用戶打開app的第一件事情是搜索。
最后是人與內容的高度適配。
小紅書的推薦邏輯更多在于搜索推薦與標簽推薦,通過標簽來定位用戶,所以他的流量分配一定會更細,標簽劃分越細,連接更高效。
另一方面是小紅書的用戶屬性與平臺的內容是高度匹配的,一群熱愛生活、有消費能力、追求個性/時尚/美的年輕人需要小紅書的消費攻略、生活體驗獲得有使用價和值情緒價值的信息,并且在這里,他們也能找到與自己面臨同樣問題或者相同價值觀和愛好的群體,傾聽別人并且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也就是說除了極其細分的的搜索功能來精準定位用戶之外呢,小紅書的主流用戶群體,一二線有消費能力的女性群體他們自己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內容,展示自己不同的生活面的同時也很喜歡看到具備相同屬性的群體所生產和創(chuàng)造的內容,這就是丟子前面所講的內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高度重合。
小紅書是一個高度自洽的平臺,自我造血能力很強,這也是社區(qū)特質能延續(xù)下去的基礎。
圖片來源網絡
說了這么多,總而言之 用戶、內容與連接歸結到一起其實就是時間的沉淀,社區(qū)是人的集合,從十年前的海外購物攻略PDF到美妝教程再到如今的泛生活經驗分享,是小紅書的用戶創(chuàng)造了擁有2億月活的生活分享社區(qū),是這2億用戶產生的UGC內容,建成了大廠無法模仿的高墻。